•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红岩周刊丨一“网”情深只为群众冷暖——重庆街道社区探索党建引领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服务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张珺
    时间:2024-05-23 06:32

    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平正村支路长七八百米,路面最窄的地方还不到3米。这条路两边有曙光幼儿园、十五中、南丁卫校以及山洞小学等多个教育单位。一到接送孩子的时间,人流车流混杂,拥堵不堪,错车很困难,家长和学校都叫苦不迭。

    前段时间,学校把情况反映给平正村的网格员。考虑到支路拓宽不现实,民警建议高峰期单向通行。

    街道党工委专门联系手机地图相关公司作了修改完善,并与交巡警支队协调。“百度、高德地图都是修正了的,高峰时段这条路导航显示单向通行。”山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玉合说,现在这里高峰期单向行驶、排队通过已成为常态,秩序井然,也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基础单元,网格与社区群众生活到底“融”到什么程度?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在网格中扎得有多深?

    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街道和社区,探寻发生在社区基层治理网格中的实践故事。

    感知群众冷暖有多快——

    群众有求,网格员必应

    山洞街道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片区城乡接合部,下辖两个社区。街道组织委员李聪告诉记者,2021年街道就开始了网格服务群众的探索。以山洞社区为例,结合社区办公场地的升级改造,合并减少3个柜台式的服务窗口,在居民区中建立了4个综合网格直接服务群众,把网格服务延伸到了家门口,群众有求,网格员必应。

    去年7月,汛期暴雨不断,平正村27号楼的一个变压器着火。居民发现后立即打电话给网格员王兴敏。她赶忙通知沙区供电局歌乐山供电所派人抢修,及时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小王,电是来了,但我的冰箱空调用不起了,会不会是被雷给打坏了?”居民刘燕给王兴敏打来电话。“别着急,你再看看微波炉等其他电器能不能用?”王兴敏让她把电器都检查一遍,果然,当时通了电的电器都用不起了。

    “会不会是变压器受损电压不稳,造成电器损坏?”王兴敏向供电局咨询,得知供电局有一项民生政策,因为供电系统的突发事件,导致居民家中电器受损,供电局是可以帮助维修的,费用由供电局承担。

    “我也是问了才晓得有这项‘福利’。”王兴敏把情况告诉了刘燕,然后在网格群里通知居民排查自家电器。后来又统计到5户居民有类似情况。当王兴敏带着供电局的维修人员逐一上门核实并免费维修受损电器时,居民交口称赞。

    “开展网格治理后,网格员和群众之间距离贴得很近。群众有诉求,网格员就能迅速反应。”山洞街道宣传委员李凌云说,不光是网格员,网格中的水、电、气等“N支力量”反应也很快,网格员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北碚区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黄葛树小广场,网格员正在与居民聊天,搜集大家的意见。(受访者供图)

    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历史悠久,是北碚的发源地之一,下辖四个网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起的单体楼,如今已加装了29部电梯,成为全市单体楼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社区。

    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江鱼仙告诉记者,社区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每周一三五,在居民集中出入的街角设置“暖新驿站”,配备家庭医生免费为居民体检,提供服药咨询,同时搜集大家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在社区小广场黄葛树下设立了“清风亭”,网格长和居民代表经常在这里喝“坝坝茶”,搜集群众意见、反馈群众诉求。每栋楼下还设置有“暖新伞”“暖新亭”,邻里互助小组在那里开展工作。

    “这些设置,就是为了推动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走近居民,同时也让居民之间加强交流。这样,社区也能更好地感知居民的诉求。”江鱼仙说。

    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能力有多强——

    各方参与社区网格的共建共治共享

    新房子社区共有68栋单体楼,大都是住了好几十年的街坊邻居,许多岁数大、行动不便的居民渴望下楼。2019年,在申泽珍等热心居民的带动下,所在楼栋居民按比例出资,首先让86号、87号楼分别安装上了两部电梯。

    看到电梯给生活带来的方便,3号、8号、10号等楼栋也来“取经”,相继安装上了电梯。

    随着加装电梯的推进,不同楼层居民之间出现了分歧,有居民认为电梯井挡了光线,有的觉得价格不合理……看到问题多多,社区党委及时出面进行调解,“每一栋楼情况都不一样,除了协调解决群众之间的利益诉求,还要联系有关部门,看安装电梯能不能避开化粪池、管网等,把各项工作做到前面。”江鱼仙说。

    为更好推动电梯安装、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在社区和网格的指导下,2018年每个楼栋筹备建立居民自管组织,2019年通过选举成立了新房子社区自治管理服务委员会。

    在这过程中,社区党委为自管会选举搭建了议事、投票等平台,开展摸底调查,带领自管会骨干积极入户,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楼一议、一楼一策,社区党委充分尊重自管会通过做工作形成的意见。”江鱼仙说。在街道社区和网格的推动下,一部部电梯安装到位,极大方便了老居民的日常出行。

    “安装电梯催生了自管委员会,但自管委员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远不止安装电梯。”朝阳街道宣传委员胡丹说。

    新房子社区道路狭窄,但环境开敞,最多时塞下了140多辆车。“有的是当地居民的,有的是附近单位的。”乱停车影响消防安全和群众日常出行。微网格长、自管会热心成员周利琼告诉记者,自管会着手清理社区乱停车,最终划定了75个停车位,每天7:30到22:00对停车进行严格管理。停车矛盾一度尖锐,但街道和社区党委坚定支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将大家关心的问题及时汇总,统一作出客观合理的答复,建立健全社区停车管理制度,最终把这一治理难点稳妥化解。

    “党委积极发动群众战胜一个个复杂问题,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能力也就越强。”胡丹表示。

    ▲沙坪坝区山洞社区召集居民代表开民情分析会。(受访者供图)

    在山洞社区,社区7号楼两个单元24户居民,曾经常为小区清洁的质量发愁。聘请的清洁工每年向每户收取清洁费30元,但工人只扫楼下的院坝,不做楼梯间的清洁。等到清洁工收取下一年的清洁费时,居民们就不同意了。入驻网格后,社区专职副书记、网格长卞涵及时发现这一情况,另找了一位工作更认真的清洁工,院坝和楼梯的清洁都做,居民十分满意。今年清洁费从30元增加到60元,在网格群里10分钟就收取了。卞涵说,大家很认可网格为大家找的清洁工。

    网格工作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更多居民开始参与社区自治。卞涵介绍,7号楼的楼层路灯,最近就有志愿者出来检修。志愿者住在6楼,看到过道灯坏了,自己买材料,自己安装。卞涵提出从居民缴纳的物管费中支付一定的工时费,这位志愿者坚决不收,表示:“整栋楼都亮了,我到6楼的家也亮了,上楼也安全。”

    网格里的社会单位也积极参与社区共治:光华女子中学的幼教学生参与社区“儿童之家”的课程,为改造升级提供专业指导;辖区的艺术学校利用艺术绘画专长参与老旧小区立面整治,南丁卫校为社区居民传授专业急救知识……在街道和社区党委的统领下,各方力量都在参与社区和网格的共建共治共享。

    在群众中的口碑有多好——

    独居老人称赞“比我自己的孩子还上心”

    与其他街道社区不同,山洞街道的网格员,直接由社区工作者兼任,这对他们的能力是一种锻炼。每天,网格员要用半天时间入户走访,半天时间扎在网格办公点,接受群众的咨询。

    “不但要把网格管起来,还要把条块工作干起走,任务很重,但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升很大。”林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平告诉记者,社区干部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今年春节,因担心有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火灾隐患,他和同事彻夜值守。凌晨2点接到电话,一户人家的下水管道破了,梁平赶紧协调楼上楼下住户做好防水安排,初一早上6点多,又找修理工抓紧处理。

    “虽然工作量上升,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凝聚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在明显增长。”山洞社区党委书记谭玉合告诉记者,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500多人,80岁以上老人有86个,90岁以上15个。其中,26个独居老人分布在4个综合网格中,“上级要求每星期上一次门,但我们是天天上门,每天看到老人出来活动,我们也就安心了。”

    前段时间,95岁陈世芳婆婆爬楼梯不慎受伤,一直在家里休息。王兴敏几次上门敲门不应,于是赶紧打电话。一会儿电话通了,陈婆婆说,在睡瞌睡,谢谢兴敏。72岁的肖应禄老人主动打电话给李凌云表扬社区:“一下雨就接到社区的电话,‘婆婆不要出去哦’,比我自己的孩子还上心。”

    梁平说,去年中秋山洞街道开展“百家宴”,每一家出一个菜,大概有30多桌,分别在两个区域开展。“一方面收集有好多居民要来,分配桌数,另一方面要借桌子板凳,人手忙不过来。”梁平于是委托居民小组长代为统计,在活动当天多带几个人来帮忙。“结果每个小组长给我们带了五六个人,最多的一个带了10个人来帮忙。”这让梁平非常感动。

    “不知不觉,我们网格员、网格长的事情就少了。”梁平说,开始搞网格的时候,发现很多事需要网格员去处理。后来群众认可,觉得网格员是真心实意在帮大家办事,很多社区的事情,群众也都主动参与进来。

    “现在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很强,社区干部的价值感也很强。”李聪曾建议谭玉合复习考公,谭玉合笑呵呵地回应: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当社区书记直接给老百姓服务更有成就感!

    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也是如此。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自管会现在有四个小组,新生活基础小组、新邻里问题小组、新发展经济小组、新情怀文化小组,各个小组都在积极开展活动。“虽然是老社区,但大家相互交流,为社区治理献计出力,社区也越来越和谐!”江鱼仙说。

    编辑:朱小乔     主编:商宇      审核: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