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大城治理见行动”系列访谈⑮秀山:探索城市治理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子
2025-01-20 10:00
当前,重庆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瞄准“加快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站在新的起点,看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如何以实干精神描绘城市治理新蓝图。本期“大城治理见行动”系列访谈对话嘉宾:秀山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向东,畅聊城市治理融入基层治理新路子。
关注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重庆日报网、重庆日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及重庆日报官方视频号、重庆日报百家号等,均可收看节目并参与留言互动。
1、主持人: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执法理念的创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首先,想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秀山是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和协同治理理念,实现执法资源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的呢?
向东:按照市局“城管进社区”工作整体部署要求,我们秀山县结合城市管理网格化与社区服务网络的共同点,在关键节点高标准建设了执法服务站17座,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问题反映、协调处置纳入执法服务站工作内容,依托靠前服务优势,建立起全天候、全领域投诉举报渠道,以“驻点+流动”的服务模式,逐个“点对点”跟进解决、督办反馈,基本构建起辐射各个社区的“城管+社区”服务网络。
执法服务站完备的服务功能、有力的服务措施以及城社联动的服务机制,得到各级各部门及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高效助力城市管理执法更加规范、市民满意度持续上升,基本实现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零发生”。
2、主持人:便民服务是提升城市治理温度的重要途径。那么秀山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向东:我们以“城管进社区”工作为契机,通过“小改造、小工程”,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1900多个错时共享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题、1.5万余平方米社区“边角料”改造的口袋公园丰富了居民休憩场所、1800多个绘有公益宣传画的隔离石球宣传城市管理法规、1500余路视频监控24小时不间断识别城市管理乱象、3.6公里花草相间的道路中央隔离护栏以及“一街一景”的道路绿化布局扮靓出行环境,不断丰富社区功能,有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3、主持人:城市治理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我听说,秀山组建了一支城市综合管理志愿服务队伍,它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呢?
向东:我们邀请了居民代表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志愿服务队伍,以执法服务站为基点,常驻城市各重点区域,引导市民爱护设施、文明出行,推动形成“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的工作机制。联合属地街道成立专班,聘请60余名社区工作者组建综合管理队伍,对农贸市场、商圈、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秩序常态化管理,脏、乱、差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4、主持人:面向未来,城市治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秀山将如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呢?
向东:下一步,我们秀山县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的目标,按照“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要求,以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为导向,持续深化执法服务站建设,着力构建“党建红+城管蓝、环卫橙、园林绿、市政黄”五彩缤纷党建服务品牌。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社区建设,着力破解“看得到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到”等基层治理难题,最大限度将城市管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视频审核:侯了
文稿审核:李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