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①│以绳织梦,用体育精神照亮乡村孩子成长路
2024-09-11 11:38
少年强则国强,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体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巫溪县尖山镇百步中心小学校始终秉承“百花竞放,竿头一步”办学理念,坚持以体育德、以体启智、以体育人、以体养心,努力创建“一校一品”跳绳特色学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被命名为巫溪县、重庆市、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跳绳试点校,教育部“体育浸润计划”试点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本期“师说新语”栏目,邀请到巫溪县尖山镇百步中心小学校长朱汉民、副校长谢勇、体育教师曾静,看他们如何运用师者智慧,发扬教育家精神,开展体育特色教学,让乡村孩子有根、有爱、有未来。
▲学生尽享跳绳的乐趣

巫溪县尖山镇百步中心小学校长朱汉民:
特色体育项目为乡村学校振兴注入新动能
随着“领雁工程”落户百小,我们在坚守传统体育的同时,也开始寻找新思路、新突破。
跳绳不受天气、场地影响,不受人员多少限制,携带方便,成本低。同时,跳绳又是很好的健身运动,特别是花式跳绳集健身、娱乐、竞技、表演于一体,具有极大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几经周折,反复论证,最后,我们敲定跳绳为学校特色体育项目。
眼前有目标,心中有方向。我和学校教师一起探路径、磨课程、抓训练,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逐渐喜欢上花式跳绳,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用智慧与坚持为孩子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
一根跳绳,连接乡村与世界。近年来,学校花式跳绳特色项目在市级、国家级以及国际级赛事中屡获佳绩:获重庆市跳绳比赛第一名40余人次、全国跳绳比赛第一名50余人次、国际赛事第三名4人次等佳绩。
为热爱注入力量,为理想夜以继日。如今,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体育课程焕发了新的活力,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更加灿烂的笑容,体育教育的正能量正悄然改变着每一个乡村孩子的未来。
做教育工作,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良心和无悔。未来的教育路上,我将继续深耕不辍,奋力前行,以满腔热情和创新精神,为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用爱与智慧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朱汉民(左)与老师讨论交流
巫溪县尖山镇百步中心小学副校长谢勇:
体育运动让乡村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如果我都不愿意留在这里,大山里的孩子们该怎么办?
转眼间,我已扎根乡村教育二十余年。
作为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百步中心小学如何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和论证,我们最终选择了花式跳绳项目。
从零开始,何其艰辛。起初,我们就地取材,孩子们用自制的麻绳来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对比赛规则不熟悉,导致战绩欠佳。虽然困难重重,但我内心的信念从未动摇。我始终坚信,开展花式跳绳运动,能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体育梦想,从而走上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以兴趣为起点,磨炼其体魄,塑造其心性。我时常带领老师们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一次次赛事复盘,让竞技水平日益精进。工作之余,我也会经常加入其中,和孩子们练一练、比一比、赛一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孩子们在各级各类跳绳比赛中屡获佳绩、绽放异彩。
“以绳育人、以绳健体、以绳促学”。如今,在学校,跳绳运动俨然成为一种风尚。学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山村教育欣欣向荣,孩子们的脸上绽放着更加灿烂的笑容。
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方能乘风破浪。未来,我将继续扎根乡村教育,奔跑在追梦路上,带领更多乡村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谢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巫溪县尖山镇百步中心小学体育教师曾静:
让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找到阳光和自信
四年前,我来到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成为了一名青年体育教师。
当我踏入学校特色荣誉室那一刻,望着满室的奖牌和荣誉证书,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的自豪感。百小历届体育教师为了跳绳特色发展做出了诸多努力,如今,我要从前辈手里接过担子,接续奋斗。
▲曾静
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跳绳教学?朱校长的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只要孩子感兴趣,再难的动作都能练出来!”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跳绳动作,和孩子约定看谁先学会并给予奖励;给孩子们观看高难度的跳绳动作,鼓励他们去勇敢尝试……在快乐的氛围中,孩子们的训练热情高涨,进步迅速。
2021年,我们满怀信心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跳绳比赛,然而结果却不甚理想。这次比赛后,孩子们心里都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们主动训练纠错,甚至受伤了也不愿休息,只能强制停止训练。而我,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也不断打磨,尝试创新,还选取花式跳绳项目参加县级说课、赛课比赛,最终都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经过充分准备,2022年我们报名参加了重庆市中小学跳绳比赛(线上)、“渝跳杯”跳绳公开赛和全国跳绳联赛第二站(线上)。队员们在赛场上大放异彩,斩获19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5个第三名。另外,我创编的《青春绽放 绳彩飞扬》课间操还斩获了重庆市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一等奖。
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感动。在与孩子们一起奋斗前行的道路上,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践行初心使命,发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挖掘跳绳特色,和孩子们一起向着美好未来奔跑。
(王小寒 杨静)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