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以“三个强化”提高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颜怡

2025-09-22 07: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城乡结构多元化发展,基层治理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必须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服务能级和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以“基层善治”筑牢“中国之治”。

强化党建统领,把确保党的领导一贯到底作为根本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一是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要树牢固本强基的理念,坚持重心下沉,落实“四下基层”,做到关口前移,加大基层投入,在服务基层的鲜活实践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二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在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上持续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要注重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基层治理全方位各领域。三是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要结合城乡基层治理实际,建立党建工作清单制度,持续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分层分类探索创新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设定“约束+激励”触发阈值,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的全过程跟踪和全周期管理,推动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

强化系统施策,把深化体制机制变革重塑作为重要保障。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层党组织着力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足绣花功夫。一是推动“三治”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职、各类社会组织协同、群众广泛参与、法治有力保障的深度交叉互融治理体系。二是形成工作体系闭环。要坚持体系化推进,清晰目标、明确打法、创新路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活力与秩序、整体与局部等一系列关系,不断完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三是构建多元共治体系。要充分发挥镇街、村社党组织的治理中枢功能,统筹基层党组织和属地资源配置,搭建区域化党建联建平台,将辖区内单位、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纳入基层治理工作体系中,明确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边界,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下的“吹哨报到”工作合力。

强化本领锻造,把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养作为基础支撑。提高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成效,关键在于提高包括基层干部在内的各级干部的能力素养。一是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各级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基层治理中,坚持问计问需问策于民,通过常态化开展院坝会、群众议事厅等活动,及时回应关切,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练就除险固安过硬本领。要健全完善基层选人用人机制、递进培养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通过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敢于治理、善于治理的方法和艺术,让基层干部在“当热锅蚂蚁、接烫手山芋”的磨砺中增本领、长才干。三是锤炼务实担当工作作风。基层党组织要把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作为打开各项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推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环境整治等基层治理重点领域,以干部队伍“干字当头、唯实争先”的优良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