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重庆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05-19 18:19
5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在渝举行“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外记者见面会。有记者提问,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重庆如何推动科技赋能现代制造业发展,取得哪些突出成效?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近年来,重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力推进科技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工作及成效,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向“高”攀升。重庆提速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庆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高质量创新主体,积极营造“热带雨林式”高水平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比如,从2023年起,重庆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两年多时间,两类企业分别增加2400多家和3万多家;按照这样的增速,2027年有望分别达到1.28万家和8.6万家,5年实现“双倍增”目标。
第二句话是向“智”而进。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重庆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以工业技改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累计实施70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以重庆宗申动力为例,它和忽米网共建未来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把300多家上下游企业链接起来,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近20%。像这样的未来工厂,重庆计划到2027年建成超40家。
第三句话是向“绿”转型。推进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重庆有序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6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个,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29.5%,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累计下降12.7%。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