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石宝寨:“江上明珠”古韵深长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27 10:10

从重庆顺江东去,过忠县县城32公里的长江北岸,有一块70多米高的巨石临江耸立,其四壁如削,像一方硕大无比的玉印。巨石正面,依崖建有十二层塔型楼阁,绿瓦红墙,飞檐展翼,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的“江上明珠”——石宝寨。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至同治年间多次扩建维修,主体建筑寨楼为木质穿斗结构,楼高九层,楼首七间,向上逐层缩减,至顶仅有一间,是一座巧妙利用天然地形的典型山水建筑。作为我国现存唯一且最高的非独立式木结构建筑,石宝寨为中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佐证,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寨楼,沿着古老的木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古人打孔穿石立柱留下的痕迹,每层楼的石壁上还保留着题咏。登上寨楼顶部极目远眺,江水如带,碧波荡漾,船只缓缓驶过,与青山相映成趣。

“据考证,石宝寨最初由民间乡绅自发组织修建。”忠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秦宗琼说,其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局部处理灵活巧妙,运用榫卯结构,依靠木材间的精密咬合实现稳固连接,整座寨楼无一根铁钉。这种结构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被誉为中国南方民间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

随着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上升,石宝寨一度面临被淹没的命运。由于其所承载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国家有关部门将石宝寨列为三峡库区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从保护文物及自然景观的基础出发,在不影响山体稳定性的前提下,经过多轮论证,对石宝寨寨楼一侧实行围堤保护,背江一侧进行贴坡保护,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修筑围堰,工程于2009年全面完工,使古寨避免了被江水淹没。

昔日的石宝寨屹立江畔,寨楼独具匠心的艺术造型与玉印山相得益彰;今天的石宝寨四面环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的长江之上。近年来,忠县对石宝寨开展系列提档升级工程,整治寨内环境、加固连接索桥,保护文物本体安全,同时积极挖掘石宝寨历史文化故事,让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江上明珠”展现出新的独特风采。

去年5月,连接石宝寨与忠县城区的忠石旅游快速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石宝寨与周边多个景区的交通脉络,推动了沿线旅游产品“串珠成链”。“不仅缩短了旅途时间,还可以欣赏高峡出平湖的沿途风景,感受更好的出行体验。”从山东来忠县旅游的游客张海明说。

“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汉服巡游·梦回华裳、公益讲解·探秘古寨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文物‘活’在互动里,开发10余项文创产品,同时引入儿童画专题展等,让文物‘立’于场景内。”石宝寨景区项目部经理范静说,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七成,总经营收入同比增长约四成,实现了游客体验与经营效益双提升。

记者:周闻韬

视频制作:赵军、吴建华

海报制作:陈亮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重庆分社联合制作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朱丹红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