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康熙亲爹另有其人?不能任由谣言篡改历史DNA
2025-11-09 21:07
能够挑动吃瓜群众八卦心理的奇闻逸事总会飞速传播,这次轮到的是康熙。据中新社报道,一段时间以来,“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说法在网上广为流传,不少视频打出“惊天大瓜”等标签吸人眼球。视频提及孝庄太后与洪承畴私情,康熙避天花时被狸猫换太子等,煞有介事地拿出康熙与洪承畴的画像认为二人面貌相似,还解读《红楼梦》认为找出了证据,甚至有人就此延伸到乾隆皇帝和光绪皇帝也是汉人后裔,乾隆皇帝为海宁陈家之子。
不得不说,这出宫廷野史在网友的演绎下跌宕起伏、绘声绘色。既有皇家的桃色绯闻,又有皇帝的身世之谜,既有狸猫换太子的戏剧化桥段,又有看似可靠的证据。通过对康熙生父的再解释,还将清朝统治者轻松置换为汉人后裔。从文学到科学,从历史到民族,一个故事杂糅如此多吸睛元素,自然少不了关注度。
传言究竟是否可靠,稍微推敲一下这些所谓的证据便可见分晓。以画像为例,且不说网络流传的画像专门挑选了看似相像的画面,而没有考虑不同年龄的长相区别以及当时画师的作画风格等,即便的确相像的二人是否就一定有血缘关系?网友的推测就算过得了吃瓜群众的关,也难过历史考据的关。据报道,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家严实研究显示,自努尔哈赤至宣统帝,皇室男性成员均携带形同的父系标记,也就是说“狸猫换太子”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站不住脚的证据证明了“康熙亲爹另有其人”不靠谱,也证明了这场康熙身世的狂欢实则是流量的狂欢。不管“庄妃劝降洪承畴”还是乾隆皇帝是从陈家抱养的,类似野史其实已经在吃瓜界“潜伏”多年。若不是流量爱好者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拿“惊天大瓜”博眼球,用“重大发现”当噱头,康熙“秘史”怎能打破沉寂,登上吃瓜榜高位?
作为文学和影视剧的宠儿,戏说康熙的桥段不在少数。即便小说里的康熙身世扑朔迷离,大多数读者也就是看个乐子,权当解闷。怕就怕真有人在算法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在流量视频的一遍遍洗脑下,把脑洞大开的野史创作当成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把选择性发布的“证据”当成毋庸置疑的真相。捕风捉影的谣言、碎片信息的拼贴穿梭在信息繁杂的网络空间当中,尤其在大范围的复制与传播下,难保不会稀释正史的密度,抬高谣言的可信度,造成重塑历史、偏信历史、否认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任人抱养的小男孩。改编、演绎、解说历史人物都未尝不可,前提是要校准历史的尺度,匡正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不能把谣言当成事实,不能篡改历史的DNA。自媒体发布者要守住职业红线,别只顾着流量丢了对历史的敬畏;吃瓜网友也不妨带上质疑精神,要知道靠耸人听闻的秘史野史,不可能为正史翻案。
记者 张悦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