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一成功实践上榜!中国九项目获202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大奖
2025-11-07 13:44
近日,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公布第二十届“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简称“新飒飒奖”)获奖名单,多个中国项目获得这一全球权威奖项。其中,重庆开州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崖柏的成功实践获全球生态修复与保护范例奖。

据主办方介绍,本年度论坛秘书处共收到400余个项目申请,经评委会严格审核,最终共19个项目荣获今年的“新飒飒奖”,包括全球绿色智慧城市奖、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全球可持续城市更新范例奖、全球绿色智慧建筑/社区范例奖等10个类别。
19个获奖项目中,有9个来自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全球绿色智慧城市奖;上海世博园区低碳可持续建设与城市更新创新实践获全球可持续发展创新奖;苏州高铁新城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重庆开州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崖柏的成功实践获全球生态修复与保护范例奖;深圳海岸科技城获全球可持续城市更新范例奖;中国华中·彩虹城获全球绿色智慧社区范例奖;中国东阳卢宅村获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奖;中国LP低碳智能建造技术获全球绿色智能技术范例奖。
“新飒飒奖”是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于2005年创立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力,推广其先进的政策措施、创新技术和成功经验。
今年其他获奖项目还包括马来西亚槟岛市、津巴布韦赞比西河与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加拿大汤米·汤普森公园、美国人工智能城市固废处理系统等。
新闻背景
崖柏,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1999年在重庆大巴山重新被发现时,野生种群不足1万株。二十余年来,重庆市林业局持续推进崖柏拯救工程,科研团队攻克扦插繁育难题,将生根率从不足5%提升至90%以上,建成4个繁育基地、420亩采穗圃及自动化实验车间,年育苗能力达200万株。崖柏保护案例入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并获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奖。

目前,科研团队已累计繁育崖柏苗木超300万株,野外回归面积超4500亩、回归株数75万余株,平均成活率超85%。保护行动还吸引了阿拉善SEE、蚂蚁森林等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捐赠达1500万元,形成政府、科研、社会多方共护的生态格局。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