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翻倍!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危险且违法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06 13:09

安全带,在发生交通意外时,能够将驾乘人员牢牢固定在座椅上,从而降低伤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安全意识的提高,前排驾乘人员一般都能自觉系好安全带,但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不系后排安全带违法吗?后排安全带有多重要?一起来看

交警集中检查

超八成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

11月4日,四川成都交警在成都绕城高速锦城湖出口,开展针对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违法行为的专项检查。在两个半小时的密集检查过程中,交警共检查车辆100余台,结果显示,超八成后排乘客均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三大队大队长李景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驾驶员有义务提醒、督促乘客,不论是在副驾还是后排落座,都必须全程使用安全带。所有不使用安全带的行为,都应该认定为违法行为。

目前,针对后排不系安全带的处罚标准因地区而异。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公安交管部门表示:

·在一般城市道路上,后排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当场改正的,处警告;拒不改正的,罚款30元。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高等级道路行驶时,后排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首次违法予以警告,第二次违法罚款30元,第三次及以上违法或者因为违法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罚款50元。

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

事故死亡率翻倍

实际上,机动车后排乘客应系好安全带并非新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后排乘客系好安全带到底有多重要?近期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用生命的代价,再次为大家敲响警钟。

·10月8日,成都一辆搭载乘客的网约车在行驶中因司机疲劳驾驶,追尾前方车辆。撞击瞬间,未系安全带的后排乘客在巨大惯性作用下,头部猛烈撞击前排座椅,导致颈椎骨折,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驾驶员系了安全带,在事故中并未受伤。

·8月6日,一辆前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网约车,因司机疲劳驾驶撞上路旁电杆。后排一名乘客未系安全带,在事故中头部连续撞击车顶和前排座椅,最终因颅脑损伤不幸身亡。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六分局执法办案大队副大队长张攀表示,据统计,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处理的小型客车乘客死亡事故中,后排乘客死亡人数是副驾乘客的2.67倍,而发生事故的这些后排乘客中,安全带佩戴率仅有18.8%。

前排、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

死亡率将分别提高10.6倍和3.1倍

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车辆碰撞时,多快的速度、多短的距离,就有可能致命?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进行的碰撞试验中,一辆商务车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发生正面碰撞,后排分别坐着约77公斤和15公斤的几名假人。高速摄影画面显示,未系安全带的假人在撞击瞬间猛地前冲,撞向前排座椅及驾驶室区域,不仅自身受到严重伤害,还对其他已系安全带的乘客造成二次撞击。

张攀介绍,在处理交通事故中发现,受伤严重甚至死亡的乘客,大多是因为没有系好安全带。不系好安全带碰撞的瞬间,人很容易从座椅上被甩出去,撞在车顶内饰或者是仪表台上。如遇车辆侧滚,甚至可能直接从车窗飞出去后酿成悲剧。

试验证明,只有系好安全带,驾乘人员才能被有效固定在座位上,车辆其他安全配置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在可能致死的事故中,规范使用安全带可使车内人员生还率提高60%。具体来看:

·驾驶人未系安全带,交通事故死亡率将提高37.7倍;

·前排、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死亡率将分别提高10.6倍和3.1倍。

交警提醒

安全带等于生命带

前排后排都要系

儿童乘车需配安全座椅

请广大交通参与者养成

上车规范系好安全带的习惯

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来源: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 贺子桓   审核: 李露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