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节食也能掉秤 限时饮食解锁减重新路径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06 07:29

我们的一日三餐

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别以为控制饮食很难

其实只需要改变一下吃饭时间

每天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

血糖、血脂都受益

身体炎症、体重也减轻了

脂肪肝也好转了

一起来看看吧~

01

吃饭时间变一变

身体多个指标都好转了

2025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学》期刊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用刻意节食、不用吃减肥餐,只需每天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坚持3个月,就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脂肪肝,身体炎症、体重也减轻了。

此项研究虽然针对的是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之前也有研究发现,即使是其他人群,尝试限时饮食也可以收获上述好处。

这项研究包括了18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每天把吃饭时间压缩到10小时以内,不必刻意节食、不用吃减肥餐,坚持3个月后他们的身体出现了以下变化。

血糖明显变好:

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0.69%,空腹血糖下降了0.90mmol/L,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

体重下降了:

体重下降了1.72公斤,腰围变小,内脏脂肪指数等也有所改善。

脂肪肝好转了:

脂肪肝指标好转,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为血管健康带来益处。

身体炎症减轻:

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相当于给身体“消炎”。

健康小贴士:

限时饮食为身体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短时间内的,这种有益的代谢获益可以维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02

为什么限时饮食

能为身体带来益处

调整人体生物钟:

进食时间规律化,有助于恢复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的昼夜节律,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优化能量利用。在10小时内进食完一日三餐,可以使身体产生代谢压力,促使身体在禁食期更多依赖脂肪供能,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改善肠道菌群:

进食时间规律化,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让肠道内有害菌减少、有益菌增加,从而改善代谢。

03

正确进行限时饮食

照着做就对了

早限时饮食优于晚限时饮食:

也就是第一餐时间尽量往前移,这样最后一餐距离睡觉时间就会更长,身体更受益。

推荐时间:

早餐时间:7:00~8:00。

午餐时间:11:00~12:00。

晚餐时间:17:00~18:00。

健康小贴士:

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进食时间,只要保证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即可。

不过度节食:

限时饮食已经规定了进食时间,所以进行限时饮食的人群,就不必再过度节食或者规定饮食内容,否则可能会增加失败几率。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男性约为2250千卡,女性约为1800千卡。

尽管每个人三餐总量可能有差异,但比例分配可参考3∶4∶3,即一般来说,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

其次,对于进行限时饮食的人群,晚餐可以多进食一些蔬菜,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这样能够增加晚间饱腹感,减少饥饿感,也有利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

其他时间最好不要再进食:

在进行限时饮食时,除了可进食的10个小时,其他时间最好不要再进食,但可以喝一些不含能量的液体,比如水、淡茶、无糖咖啡等。

作息规律、适量运动:

限时饮食只是减重、改善代谢的一个环节,还需要结合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戒烟限酒。

限时饮食注意事项

限时饮食不等于节食,要保证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以下人群不适合进行限时饮食:

1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唐文培   审核: 李露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