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还有多少网红靠制造对立引流生财
2025-11-05 19:11

在百万粉丝网红“户晨风”多个网络账号停更许久之后,近日央视披露,其因“恶意挑动群体极端对立、宣扬暴力戾气等负面情绪”的行为,突破了监管红线,受到了彻底注销账号的处罚。
回顾账号相关内容不难发现,该网红主要依靠在网络直播中制造对立出圈。比如,其长期鼓吹“苹果精英论”与“安卓底层论”,用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刻意将消费选择问题,异化为群体之间的身份对立,以拉踩挑起争端。又如,其以贬损国货打造所谓“清醒人设”,鼓吹“电动车只选特斯拉”,断言“国产车技术差”……种种荒谬论调,迎合了少数人的媚外心态,更用简化、粗糙、极端的论调捕获受众,而后在无休止的骂战中收割流量。
类似套路,在网络空间中并不鲜见。如今,互联网传播形态以图片与视频为主,很容易调动情绪。在“流量至上”“黑红也是红”的扭曲逻辑驱动下,一些自媒体与网红热衷制造对立,渲染焦虑,收割“情绪流量”,实现低成本出圈。
有人曾总结,只需要一个“日常镜头+伦理文案+自我采访+魔性音乐”的万能公式,便能以假乱真,让不少观众深感被戳、对号入座、陷入焦虑,进而加剧群体对立与撕裂,搅得舆论场乌烟瘴气、戾气丛生。
舆论场上的撕裂与对立,直接侵蚀社会共识。对那些刻意制造矛盾挑动对立者,绝不能听之任之,坐视其成风成势。作为这些人表演的“舞台”,网络平台应积极履行审核义务,明确平台规则,该禁言禁言,该封号封号,变事后追责为提前预防,变追责到号为惩治到人。网友们也要学会理性辨别网络内容,警惕坠入极端思维与对立情绪的陷阱,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平台担责、监管发力、网友理性,网络环境才不至于让一群宵小搅得一地鸡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