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发生两次明显耀斑过程 我国为何没受影响?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05 17:41

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太阳连续两次爆发耀斑,峰值时间分别出现在01时34分和06时01分,两次爆发强度分别达到X1.8级和X1.1级。

耀斑是一种自然现象,大家可以认为它就是发生在太阳表面的一次强烈闪光,跟咱们拍照时候打开的闪光灯类似。只不过它的能量非常强,是整个太阳系最强的闪光。通常我们借助人造卫星来测量耀斑的强度,一是卫星飞行在大气层之外,能够不受阻隔的“接住”太阳耀斑的光线;二是卫星在太空运行,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太阳有没有发生耀斑,不用担心测量仪器随着地球自转进入夜间而“看不见”太阳。为了直观表示耀斑的强度大小,人为从小到大将太阳耀斑划分为A、B、C、M、X五级,每一级之间能量相差十倍,举例说,一个X1级就相当于一万个A1级耀斑的强度。所以说这次出现在太阳上的两个耀斑都是大耀斑。

那么这次耀斑要不要紧?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可以忽略!

这次是大耀斑

我国为何没受影响?

因为当时我国正处在夜间,太阳耀斑完全没有闪到我们。这就跟咱们日常防晒一个道理,太阳最强的时候可以减少出门,只要光线照不到就没有影响。但反过来说,当时正处在太阳直射下的另一半地球,就可能在耀斑照射下出现高空大气结构的变化,影响比如短波无线电相关仪器设备。

另一方面,此次耀斑发生之后,还引发了太阳的连锁反应,大量的太阳等离子体物质被喷射而出,形成了日冕物质抛射(CME)过程。这些物质携带着太阳的磁场能,以几百公里每秒的高速飞离太阳,沿着一个近似的球面向外传播,如果地球处在这个抛射面上,就有可能与其相遇,并在两者磁性相反传导进入大气层的情况下,最终引发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也就是地磁暴。

此次喷发区域与地球相对位置较偏,可以认为太阳这次不是冲着地球来的。但是,CME所形成的物质冲击范围非常广,尽管地球处在其传输路径的边缘区域,但仍有可能被“捎带脚”带上一点。

同时,很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表面的冕洞区域,就是图中颜色较深的部分,这里是太阳风飞奔的快速路。目前看,这一区域已经对准地球,如果冕洞带来的高速太阳风叠加上前面的CME,那确实有可能制造地磁活动。

空间天气预报台给出的判断是,预计未来一周,太阳还有爆发较强活动的可能。6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而7日甚至可能出现中等地磁暴。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