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重庆市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发言摘登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10-30 06:33

核心提示

10月27日上午,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万州区、两江新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綦江区、潼南区、彭水县、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商务委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登。

勇担新使命 奋进副中心 凝心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上向好

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 卢红

万州区锚定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奋进争先,打好消费赋能、投资增效、开放提质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GDP增长6.5%,社零总额、一产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4%、4.3%。

一、扩消费强动能,激发内需潜力。营造消费氛围,举办世界大河歌会、三峡美食文化节等区域性活动31场,接待游客、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0.5%、21.1%。点燃消费爆点,打造天生城“遗址公园+文旅街区”复合消费模式,建成半山茶摊等30个融合场景,新引进17家品牌首店。稳固消费大盘,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汽车等消费超15亿元。

二、扩投资增后劲,释放牵引动力。推动加速放量,迭代完善重大项目“一办三组”、提级调度等机制,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项目19个,双城经济圈、市级重大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4.7%、118%。持续做大增量,以攻城拔寨的态势招新引优,签约正式合同额、到位资金分别增长38.8%、38.4%。深度挖掘存量,推动企业扩能和智改数转,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增至37.1%。

三、扩开放优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强化枢纽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渝东北运营中心落地挂牌,开通“千里轻舟”航线3条,新田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3.8%,全区货运总量增长9.2%。激活开放经济,开拓新加坡、埃及等8个新市场,进出口总额增长94.7%。做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创设全市首个专业化帮办代办公司,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坚决落实“四稳”要求 扎实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罗蔺

两江新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1—9月全域GDP增长6.3%、直管区GDP增长7.8%。

一、紧紧抓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服务好汽车龙头企业,支持长安全球研发中心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赛力斯超级工厂加快生产,支持千里科技推出“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5.6%。推动电子产业转型升级,延伸“面板—模组—终端”全产业链条,新型显示产值增长7.6%、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4.2%。推动日立新能源等企业稳产放量,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增长10.6%。

二、紧紧抓住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新引擎”。加快建设照母山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积极谋划打造“模力高地”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社区,软信产业营收增长21.7%。推动重庆小游戏产业基地成功揭牌,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加快布局。加快马上消费科技金融总部园区等建设,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6%。

三、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压舱石”。以服务企业为抓手,发挥产业链招商等资源要素优势,内挖存量、外引增量,一批百亿级项目成功落地。全量分析研判央企战略布局,找准央企优势和两江产业契合点,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推动央地合作项目逐一落地。加快重大项目放量,提速推进国网(重庆)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龙湖龙兴天街等顺利开业,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

四、紧紧抓住外贸进出口这个“稳定器”。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水平,完善果园港软硬件设施配套,货物总吞吐量增长16.8%。全力服务“渝车出海”,完善汽车“整车+散件组装+本地化运营”出口模式,商品车到发增长15.9%。推进临港经济片区建设,推动汽车KD件“保税+再制造”等新业态发展,新区外贸增长20.9%。

切实增强“四大核心功能” 致力在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九龙坡区委书记 覃昌德

紧扣市委依托中心城区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决策部署,聚焦增强“四大核心功能”,致力在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前三季度GDP增长6.8%,呈逐季提升之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

一、引育并举强链补链延链扩链,大力增强产业引领功能。做实“248X”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实现规上产值增长10.1%,其中氢能、智能家居、前沿新材料、高端摩托车、高端装备分别增长265%、99.3%、26%、15.8%、14.2%;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带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

二、持续深化“411”科技创新布局,大力增强科技创新功能。推进创新主体提质、平台跃升,新增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736家、4571家;2家企业入选首批产业创新综合体,累计打造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个。

三、举全区之力打造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大力增强门户枢纽功能。全力建设“一园两体系”,提升“1+8”开放平台能级,依托黄磏港持续开辟联运新通道,开通“千里轻舟”货运航线2条,推动黄磏港货运量三季度环比增长105%,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30%。

四、以全域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牵引,大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城镇新增就业超时序进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教共体”覆盖率达100%,数字医共体“十大共享中心”建成率达80%。

锚定目标不放松 追赶冲刺不停步 以干事创业新气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北碚区委书记 林旭阳

北碚区持续强化大局意识、争先理念,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进出口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6.8%、8.8%、5.1%、20.3%、8.1%。

一、乘势而上、紧抓不放,激发产业新动能。工业扩产提能,深化“链长+链主”双轮驱动,做实“强龙、培优、墩苗”三大工程,工业投资增长7.6%,亩均税收增长20.4%。产创融合提效,科企、高企双倍增年度完成率分别达141.1%、96%,“智改数转”项目投资增长83.9%。服务精准提质,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清单化落实惠企政策,压减涉企检查事项24%,健全完善闭环反馈解决企业问题工作机制。

二、聚焦关键、担当作为,提升项目新质效。改革聚力,重构3大国企集团,策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项目得到国开行支持。投资放量,广中医附属重庆医院等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当期投资计划124.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住建领域投资增长38.4%。招商突破,深化央地、校地、政银企等多元合作,共抓“招商突破年”行动,集中签约歇马智造总部基地、亚川电器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

三、突显特色、丰富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筑牢生态宜居本底,建成“碚城绿道”19公里,缙云山生态环线有效串联,蔡家片区打通城市“断头路”21条。强健城乡交通筋骨,渝西高铁、宝山大桥等顺利推进,牵头推动合北璧跨区高速引入社会投资。焕新文旅融合活力,新建提质“三千名流汇北碚”等场馆25个,打造“百馆之城”建设“有记忆、可阅读”的城市,获评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夯实综合治理基础,健全“4+4+N”多中心融合一体指挥调度体系,全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在北碚召开,创设“主官接访日”,积极化解群众诉求。

强化稳进增效 提升治理效能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渝北区委书记 杨晓云

渝北区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进出口总额增长26.9%。

一、“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巩固提升工业经济向好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锚定汽车、电子两大千亿级产业,构建“整车整机+零部件+后市场”产业链生态,赛力斯、阿维塔产销两旺,OPPO、传音企稳回升。抓项目扩投资,工业投资增长14.4%。

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设立仙桃数据谷专区,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1.7%,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115.8%。方大重庆航空城6个项目全部投产放量,江北机场客货吞吐量达到3782万人次和37万吨。光环花园城建成开业,全区社零总额增长3.6%、规上居民服务业营收增长36.3%。

三、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注重数字赋能整体智治,城镇违建治理、物业纠纷化解等“一件事”应用全市首创。深化城市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弱项,提质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强化本质安全能力建设,生产安全事故亡人数下降57%,火灾起数下降29%。

精准发力 积微成势 全力拼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綦江区委副书记、区长 郭小萍

綦江紧扣市委“六区一高地”部署,答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必答题,持续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投增长13.9%。

一、“一业一策”建体系、提质效。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全力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抓工业迭代。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引进上市企业,汇聚上下游规上企业213家,50万吨再生铜项目填补西南铜产业关键环节空白。抓农文体旅商融合。引进宠物食品加工等项目,8款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全国桨板U系列赛等精品赛事,接待游客增长17.6%。抓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引进62个数据产业项目,举办3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电商赋能县域商业体系·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典型案例获商务部推广。

二、“一企一策”强主体、扩增量。把市场主体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链条引项目。加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协议引资增长32.9%,到位资金增长73.8%。紧盯需求优服务。细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升级版“綦江18条”,深化“綦心办难事”,解决企业专利申报等问题,办结率96.5%。创新“服务效能好差评”评议体系,入选全国工商联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牵线搭台拓市场。汽摩产业出口增长33%,新型显示产品出口增长超6倍,农食产品自主报关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三、“一域一策”防风险、保安全。把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千方百计增收。一体推进开源节流,分类施策盘活“沉睡”资产。数智赋能治理。利用AI织密风控防护网,采煤沉陷区风险感知智能体预警处置事件办结率100%。市容“人机协同智管”入选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案例。多元共治维稳。深化治重化积,领导包案、专班攻坚重点项目遗留问题,“一项目一问题一方案”化解矛盾纠纷。

巩固拓展向上向好态势 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潼南区委书记 元方

潼南区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经济向上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拓展。前三季度全区GDP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工业投资增长39.9%。

一、聚焦产业强支撑。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华电燃机、长安汽车电池梯次利用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汽车后市场入选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特色鲜明、质量优异,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重庆油菜试验基地落户潼南,“潼南柠檬”等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6.4%。服务业持续增长,汽车零售增长63.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

二、聚焦项目扩投资。拼进度,市级重点项目完成计划投资80.1%,双城经济圈建设首批重点工程潼南双江航电枢纽投产发电,重庆电力高专(二期)竣工投用。抓重点,扎实推动化工企业环保搬迁,新化工园区的应急风险防范体系等设施建成投用。强争取,开展“抢机遇争政策”专项行动,策划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项目。

三、聚焦改革增动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前三季度国企利润总额持续增长。运用数字重庆赋能,“潼南萝卜”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产业大脑+未来农业”获全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强化除险固安,搭建涪、琼两江智管AI+综合场景,全域监测管控和动态闭环处置水情风险,有效应对“9.17”等多轮强降雨。

巩固拓展后发优势 加快打造文景产城融合发展区

彭水县委书记 陈清松

彭水全面落实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加快打造文景产城融合发展区,扎实推动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6.5%,固投增长18.3%,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8.7%。

一、夯实投资支撑,塑造城市发展新地标。打造山水文脉老城,实施城建“六大攻坚行动”,鼓楼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主体完工。打造宜居品质新城,联动高铁片区建设门户新城,推进希尔顿酒店、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新增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新建城市综合性公园2座。打造苗乡魅力景城,集成“六馆一区”文化展示矩阵,蚩尤九黎城入选2025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二、营造开放环境,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乌江航道整治工程顺利完工。推进金融服务共建共享,渝东南科创基金首支子基金落地彭水,富民贷单项余额在全市率先突破亿元大关。推进文化旅游互融互促,前三季度全县游客接待量、游客总花费分别增长16%、22%,获评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百强县。

三、筑牢安全防线,护航城市发展新征程。保护城乡大美生态,水、大气质量保持全市前列,连续18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守护群众生产生活,今年6项自然灾害防治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连续21年杜绝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数字重庆建设提升基层治理实战实效,全县基层稳定、群众安宁。

破除多难约束 持续攻坚奋进 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住建力量

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 唐小平

市住房城乡建委持续推进城建“六大攻坚”、房地产“八大提升”等重点工作,前三季度全市住建投资同比增长6.7%、比去年同期高6.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好于全国。

一、突出“项目牵引”,推动住建投资加速放量。狠抓开工进度,推动681个项目开工建设,民生领域重大项目平均开工时间提前15—30天。狠抓投资进度,争取到位中央资金同比增长40%,住建投资占全市固投比重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狠抓形象进度,建成投用重庆东站等一批重大项目,江北观音桥商圈等8个片区更新项目一次成型、集中呈现。

二、突出“三稳三活”,巩固房地产回稳态势。着力稳预期稳需求稳供给、活销售活存量活指导,出台10条举措,推动中心城区率先回稳。全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举办“好房子”设计建造大赛,实现“好房子”项目所有区县全覆盖。加快存量盘活利用,保交房进度居全国前列,“久建未完”项目处置取得明显成效,结合“满天星”行动盘活存量商业办公用房。

三、突出“双轮驱动”,推动住建改革深度破题。推进“厂网一体”改革,建立一体运维、按效付费机制,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跃居长江经济带前三。推进城市排水防涝治理改革,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全面融入三级中心,成功应对28轮强降雨。推进可持续城市更新改革,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牵头打造AI+“规建运治”一体化综合场景。推进安全稳定治理机制改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34.5%。

综合施策 加压奋进 全力推动对外贸易逆势强劲增长

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 章勇武

市商务委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坚定不移稳存量、扩增量、抓变量,推动外贸量质齐升。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增长12.3%。

一、出口进口双向发力,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加力推进优势产品出口,深化“渝车出海”,手机、汽车出口增长44.3%和6.4%。探索重构跨境产供链,创新“跨国分段生产”模式,打造汽车KD件枢纽,中间品贸易增长24.9%。深化实施进口扩大战略,中央处理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10.9倍、1.6倍。

二、两个市场高效联通,拓展外贸多元空间。推动非美市场持续扩容,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贡献出口增量的108.2%。促进内外贸易一体联动,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建立外贸企业拓内销服务体系。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长安汽车泰国工厂投产,石柱莼菜、武隆竹笋等首次自营出口。

三、深化创新转换动能,增强外贸内生动力。探索业态模式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增长超30倍,获批新型易货贸易试点,落地全国首单保税再制造业务和内陆地区首批食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深化制度创新赋能,构建陆上贸易规则体系“四梁八柱”,肉制品出口新加坡实现零的突破。深挖平台通道潜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创新高、增长191.6%。

四、优化服务提升质效,完善外贸发展生态。健全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外贸行业产业大脑,上线运行两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外贸政策支撑,出台稳外贸若干措施,实行外贸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精准开展“一对一”服务,前三季度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增加617家。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朱丹红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