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实验教具 这所乡村小学5年发射“火箭”超520次
2025-10-21 12:25
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信阳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5年前,学校里建起了自己的科技馆,老师带着孩子们,用饮料瓶、塑料袋,做出了和运载火箭一样驱动原理的“水火箭”。5年里竟然迭代了8次,“水火箭”发射超过520次。一次次升空,孩子们也收获了别样的快乐和成长。科学教育在这五年,改变了这所乡村学校,科学的种子正在这里悄悄“发芽”。
在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在实践中学科学,是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学探索。五年前,学校教学楼一层的仓库,被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雏鹰科技馆”。孩子们每天下课都会经过这里,低年级的隔着窗户张望,高年级的则可以直接进来实操。在这里,师生们用废弃的瓶瓶罐罐,手搓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教具。
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专职科学教师 张建涛:咱手搓瓶盖陀螺,手搓空气动力火箭,成本节省了,孩子们参与度也高了。
用一张废纸能玩出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呢?在这所乡村小学,一张废纸让孩子们足足兴奋了一节课。能回收的纸飞机、掉不下来的大嘴巴飞行器,一张废纸把科学知识玩出了新花样。
五年里,这所乡村小学的垃圾桶“飞”上了天,垃圾袋变成了“热气球”。连续五年,张广庙镇第一小学都参与了全县举办的科学运动会,甚至登上全国科技实验比赛的舞台,学校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让大家对科学教育的认知悄然变化。
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专职科学教师 张建涛: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到学校来体验科学实验,家长玩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我觉得时代的大氛围,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国家整体重视科学教育的氛围上来了,老师们更重视了,孩子们更重视了,家长们也更重视了。
就在这个月10日,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举办了第一届全员参与的科技运动会,让人没想到的是,科学器材只花了53块钱。在科学教师张建涛的账本上记录着每一个道具的成本,有的零件低至6分钱,有的直接用废旧材料不花钱。五年来,张老师把已经完成的180个科学实验拉成了一个制作清单,他想让更多的老师能够带着孩子大胆逐梦。
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专职科学教师 张建涛:我们把它叫梦想账单,做科学实验买多大尺寸的,多大规格的材料,我都标注清楚,就放手去做吧。
在张广庙镇第一小学“雏鹰科技馆”,水火箭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从第一代用一个饮料瓶做的小不点,到最新一代超过两米的大块头,水火箭在变大,孩子们的梦想也在启航。
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学生:我觉得到时候我长大了,我可以去外太空,看看星球。
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学生:我长大了也要当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马力 河南台 固始融媒体中心)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