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曾庇护重大师生!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防空洞对外开放
2025-10-20 21:15
10月20日,重庆大学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重庆大学A区校园防空洞举行。
重庆大学防空洞始建于1937年,“三线建设”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均进行过修缮,面积达一万四千余平方米,是全国高校现存修建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的防空洞。
据现有史料表明,从1939年至1941年,侵华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最残酷的三年时间里,重庆大学至少遭受了六次轰炸。尽管如此,学校以最快的速度复课,在防空洞中坚持教学和科研,谱写了“愈炸愈强”的壮丽诗篇。
“1929年建校的重庆大学,可以说就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在抗战时期,我们不仅仅保证了自己的教学科研,还提供场地让其他高校来坚持办学。同时,一些生产企业、公共服务企业,也在我们的防空洞里坚持生产、坚持服务。”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新涯如是说。
围绕传承和发扬光荣传统,重庆大学将防空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集历史展示、情境体验、党性教育、思政课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育人平台,通过历史文物、图文展陈与生动解说,深入了解抗战烽火中的重庆大学救亡图存,赓续学脉,树立起自强不息的教育丰碑的历史。
“我们历经大半年的时间,进行史料的收集、研究,展陈的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改进,让这座防空洞再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杨新涯表示,“我们详细展示了学校至少遭受的六次轰炸情况,让大家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够深切感受到民族自强与科研努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强国建设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据了解,重庆大学防空洞将对公众开放,参观团体可以通过预约入校参观。
(记者 卿一学 方芳)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