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灵山景区“抽象打卡点”走红,景区回应:激发游客想象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10-08 18:45

近日,江西上饶灵山景区因多处巨石打卡点被赋予极具想象力的人物或场景名称,引发网友热议。有游客于10月7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灵山景区的巨石线描图“太抽象了”,像是在“看石头玩脑筋急转弯”。

▲灵山景区的巨石和标识牌。网络截图

10月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游客晒出的图片标识牌上看到,这些巨石名称涵盖神话、人物与动物元素,包括“敖烈出海”“神女望郎”“葛仙遗靴”“狮王滚球”等。每块标识牌均配有实景照片和线条素描图,并辅以多国语言标注。其中,“敖烈出海”的石头轮廓被网友认为像一匹卧伏的骆驼,而标识牌的配图则勾勒出一匹奔马;“少女”因巨石顶端圆润,被想象为一名戴头饰的少女,有网友直言:“怎么看都像我高中化学老师。”不少网友还留言表示:“有的确实挺像,比如‘神女望郎’,真的有点仙气。”也有人坦言:“‘老子传道’看半天都没看出个脑袋。”还有网友总结:“这巨石绘画师太幽默了,孩子边爬山边玩‘对图找人’,有趣又上头。”

随后,上游新闻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灵山景区。工作人员证实,相关石头标识牌均为景区统一设计,线描图是引导游客联想,“并不是说画上去的图像就一定是石头像的那个,而是提供一种观看思路,激发游客想象力,最终还是以游客自己的想象为主。”

“同一块石头,1000个人能看出1000种形象。”该工作人员表示,景区设置这类“巨石标识牌”的初衷,是希望游客在登山过程中获得一些互动体验,“登山看风景,有时候脑补一下,反而更有趣。”

记者 冯盛雍

来源: 新重庆-上游新闻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李凤兰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