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 全链条发力跑出环保加速度
2025-08-18 22:10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仅去年一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就达到1750.8亿件,今年破千亿的时间又比去年提前了35天。这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巨大的环保挑战——纸箱、泡沫箱、胶带、塑料填充物等包装废弃物正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首次将“绿色节能”明确纳入快递业发展原则,确立了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治理目标。目前新条例已经实施一个多月了,效果怎么样呢?
这里是海南省澄迈县,我国最大的无核荔枝产区。6月末,当记者赶到时,最后一批鲜果正在装箱。
30多摄氏度的高温叠加90%多的湿度,让采摘下来的荔枝极容易变质,因此工人们丝毫不敢懈怠。卸货、包装、冷藏、发货,环环紧扣。
总台央视记者 宁柯:荔枝好吃,但是它的保质期非常短,大概只有2到3天的时间,所以民间一直有一日无色、二日无香、三日无味的说法。目前主流的保鲜方式是泡沫箱加上冰袋,这么做虽然解决了保鲜的问题,但是又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一个是成本增加,另外一个就是后续的环保问题,那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有。答案就在我手里的这个新款的丰调箱,它可以在无冰块的情况下保持荔枝的新鲜度,那么它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
顺丰集团包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路鹏:因为水果呼吸它是有呼吸强度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呼吸可能会变强,我们在这个薄膜里边就设置了很多的微孔。然后让一定的气体成分去透过,让一定的气体成分不透过,这样就可以实现里边的水果处于一种适合它去保鲜的一个低氧的环境。这个也是我们说的气调保鲜技术。
泡沫箱、冰袋、胶带通常为一次性用品,随意丢弃会对环境导致长期污染。据估算,每年消耗塑料废弃物高达180万吨,因此必须加快进行绿色化转型。这种使用了新技术的保鲜箱,虽然今年刚开始在海南、广东等地小规模试点,但是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海南陆侨农旅集团副总经理 方忠:人工成本大概能够节省30%,物料成本大概能够节省20%,然后运输费用节省10%左右。
根据新修订的《快递暂行条例》:“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快递包装。”这款保鲜箱,正是在绿色化快递包装方面迈出的一步。
顺丰集团包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路鹏:它比我们的传统泡沫箱的体积已经减少了大概80%,它在包装好之后,它的体积也减少了40%左右。减少了大量的白色垃圾。另外一个就是它在废弃之后,也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目前我们今年是有订购大概是六七万套,分布在不同的产区。
海南风光旖旎,到处充满椰风海韵。为了保护这优美的环境,海南自2020年12月1日起实施“禁塑令”,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地方立法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省份。这家快递企业在海南的所有营业网点投入使用绿色包装材料也有四五年了。
顺丰集团包装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路鹏:我们今年开发了含有30%再生材料的袋子。每使用一个,它可以减少10克的碳排放。目前我们在全网也大概使用了接近一亿个再生材料袋子。
可以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材料实现包装的绿色化。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绿色化包装对环境更为友好,但目前成本仍然较高,需要尽快找到突破点。
包装除了要“绿色化”以外,还要“可循环”。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回收链条过长、清洁维护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循环箱日均使用占比不足1%,实际循环次数仅为设计标准的60%。因此存在巨大的挖掘潜力。中国邮政正在推动循环箱的试点工作。在海口,他们每天都会将车牌、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用可循环包装箱从制作单位取走,打包送往车管所、派出所等接收单位。
中国邮政海南省寄递事业部市场部负责人 曾其琪:节约率能够达到80%以上。运行成熟了以后,我们还会在更多的项目里去全面去推广这种可循环的回收包装箱,比如说我们法律文书的送达,个人的一些重要材料。
在中国邮政的另外一个试点城市徐州,用循环包装箱寄送车牌的业务已经落地到个人。一个车牌配一个包装箱,工作人员现场回收,实现闭环管理。
中国邮政不仅在重要证件上实现了包装箱的可循环利用,还将适用范畴推广到一些普通业务上,比如寄送中药,目前月均邮件量超过5000件。
中国邮政徐州市分公司中医药寄递项目主管 林德宇:用了循环包装箱以后,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每天200多件的邮件量,过去就要用到200多个纸箱子。用了循环包装箱之后,我们使用量就是之前的十分之一。
去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50亿件,对环境造成的环保压力也与日俱增,让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已迫在眉睫。目前,在末端回收上,主流电商及物流平台正致力于建立覆盖全国的快递包装回收网络,在经营网点、社区、学校、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回收点,并通过给予消费者积分、优惠等奖励的方式提高包装回收率与循环利用率。
除了“绿色化”与“可循环”这两条发展路径以外,《快递暂行条例》还要求包装的“减量化”,降低包装材料的使用总量。这里是位于北京的一个大型物流中心,每年有超过10亿件的包裹从这里发出。
京东物流绿色包装实验室工程师 郭润:正是因为我们的量很大,所以我们需要从每个细节上去进行减量。包括从整个包材的设计,以及大数据算法,都是为了从全链条实现减量。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总量将近2000万吨,导致生态压力持续攀升,因此减量化势在必行。
减量,就是紧扣每一个细节。比如,为数万种大小不同的商品找到最匹配的包装箱,就是工程师们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京东物流绿色包装实验室工程师 郭润:我们通过算法模拟到每一个商品对应的尺寸,与我们的箱子进行匹配,能实现一个最优的推荐。
工程师们不仅通过算法来寻找最匹配的包装箱,而且为了减少纸张的使用,他们还重新解构了包装材料。
仅仅通过重新设计,减量就能有如此明显的效果,可见挖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根据《快递暂行条例》,国家鼓励推动企业优化包装设计和流程,减少包装物使用量。此外,还明确快递企业与商品生产、电子商务企业协同发展,推广商品原装直发模式,减少包装层级和材料浪费。
京东物流设备规划负责人章根云:以这款黄酒为例,这是原来厂家给到我们的包装方式,要发这样的货,我们首先需要在外面套一层气柱排,做缓冲用,然后再套一层纸箱做加固,这属于包装套包装,属于二次包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联系厂家协商,在每一瓶箱内,每一瓶酒上套一个见坑纸。别看这薄薄的一层纸,大大提升了缓冲性能。这样我们仓库发货就可以原包出库。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快递业减量化连年攀升。截至2024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智能装箱技术让包装耗材减量达到20%,中转环节循环包装实现全覆盖。
德邦快递循环围板箱代替一次性木包装
中通快递上线包材智能推荐功能,减量约20%
菜鸟驿站上线“绿色公益账户”,构建绿色数字生态
浙江去年全省实现旧纸箱重复利用超9200万个
让快递包装“瘦下去”“绿起来”,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变革,因此全链条共同发力是实现标本兼治的关键。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度约束引导企业;企业则应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踏踏实实解决方案的落地;消费者也应积极参与包装回收和循环利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全链条的闭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