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30 14:12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

有记者提问,此前,国内一些地方探索发放育儿补贴,大多只针对二孩、三孩,多数一孩家庭无法享受。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有何考虑?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发放育儿补贴,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总体上看,这些地方政策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多数没有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就补贴对象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大家普遍建议,应当加强对一孩家庭的生育支持。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中,一半以上是一孩,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实现育儿补贴制度广覆盖,能够全面惠及育儿家庭;另一方面,生育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特别需要支持的关键阶段。给一孩发放育儿补贴,可以改善家庭的生育体验,缓解家庭的养育压力,也有利于家庭的再生育考虑。

“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介绍,育儿补贴惠及千家万户,让补贴资金精准、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切实把好事办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财政部立足职责,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育儿补贴制度顺利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设立转移支付项目。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这既体现了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地方的大力支持,也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地方管理责任。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实施方案》要求,育儿补贴制度实施坚持安全规范、简便易行,严格资格审核,规范发放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资金安全,有关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近期,财政部还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育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监督具体要求,细化规范资金下达流程,落实各级工作责任。两部门将对补助资金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做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三是明确相关优惠政策。《实施方案》规定,对按照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此前,国家出台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标准为每孩每月2000元。这些政策配合育儿补贴制度,将综合发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作用。目前,各级财政部门正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紧锣密鼓开展补助资金的测算和下达工作。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承载了群众的期盼,财政部将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对资金申领发放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安全抵达。

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目前,各地正在按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抓紧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出台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和各地已经完成了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正在进行全流程测试。各地组织配备工作力量,对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之前各地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的申领。

如何申领

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线上申请。

同时,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办理渠道。

为方便群众申领,采取了相关便民措施:

最大限度精简申领材料。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在此基础上,坚持“最小必要”原则,让“数据多跑路”,让大家尽量少地提交材料,大家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拓宽申领渠道。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申领入口。这些渠道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的,可以便捷操作的。大家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优化信息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力争让大家更满意。

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幼儿均可领取育儿补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主要考虑是,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育儿补贴制度覆盖3岁以前的婴幼儿养育阶段。

根据《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满3周岁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为了方便群众申领,相关部门制定了2022年至2024年各月份出生的婴幼儿申领补贴金额对照表,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申领补贴金额。

育儿补贴申领以家庭为单位,由申领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应当是婴幼儿父母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其他监护人。相关部门将指导各地结合孕产妇保健、住院分娩和婴幼儿预防接种、健康管理、户籍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应享尽享育儿补贴。

不分区域、一孩也纳入补贴对象 育儿补贴制度体现4个原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公共政策,涉及千家万户。根据《实施方案》,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补贴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至其年满3周岁。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补贴标准为每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申领人是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也可以线下申请。

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体现了以下4个原则:

一是改善民生、惠民利民。育儿补贴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放育儿补贴“看得见”“摸得着”,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在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二是统筹衔接、保障公平。育儿补贴不分城乡、民族、区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待遇。

三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育儿补贴制度统筹考虑人口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和标准,确保财政可负担、政策可持续。量力而行才能行稳致远。

四是安全规范、简便易行。育儿补贴申领最大限度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群众。通过全国统一的线上申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办、一次办,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可以通过线上申领。在推行线上申领的主渠道下,同步做好线下服务工作。同时,严格资格审核,加强绩效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切实把好事办好。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