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黑臭水体全域全面动态清零、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保持II类……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成效显著
2025-07-10 11:52
7月10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举行2025年上半年美丽重庆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芹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市持续完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美丽重庆建设取得系列亮点成效。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重庆市扎实推进“三江”干流和5条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与毗邻省份携手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截至6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保持II类。黔江区阿蓬江、涪陵区黎香溪、江北区渝北区栋梁河、巴南区五布河、合川区铜梁区小安溪、长寿区长寿湖、忠县黄金河、云阳县长滩河等8条河湖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重庆市以“拼”的劲头加力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突出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应急减排。上半年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23项、水泥等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7家,淘汰治理老旧柴油车7万余辆,推动114家企业环保绩效达“良好”及以上水平。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月评估”综合调度和系统帮扶机制,“巴渝治气”应用场景入选市级部门“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已于今年6月底实现全域全面动态清零。全市动态排查建档的1314个、305万平方米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惠及群众82.2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绩效评价获评“优秀”。
忠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冬明介绍,该县通过组建专班、实行“三级”排查、分类实施整治和严格督查督办等措施推进黑臭水体清零工作,并将治理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无废城市”建设也持续发力,重庆市迭代“无废指数”指标体系,累计建成“无废学校”“无废社区”等“无废城市细胞”3800余个,全域“无废指数”达84.86、较2024年提高0.95。
除此之外,上半年重庆市还成功举办了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圆桌会和首届中国生态文化论坛等系列绿色盛会。其中,首届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重庆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17项,涉及资金103.4亿元。
刘芹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着力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完善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促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努力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
记者 刘畅 贺应桃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