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甄嬛传》到《藏海传》,国产剧火到海外:中国故事怎样叩响世界心门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10 11:03

刚刚收官的电视剧《藏海传》,国内上线后引发追剧热潮,海外同步播出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观众。剧集在19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饶有兴趣地研究剧中出现的卯榫、智谋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海外评论区中,“Chinese Aesthetics”(中式美学)与“Xia Culture”(侠文化)成为高频词,可见外国观众的浓厚兴趣。

一部古装剧的海外热播,让人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艺创作的迷人魅力。从2015年《甄嬛传》海外版权被奈飞买断成为第一部海外付费发行的国产剧以来,中国剧集常态化出海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这10年间,国产剧在海外已实现从单一古装类型向悬疑、都市、现实题材的多元拓展,从东南亚华人圈辐射至欧美市场的传播延伸。主题深度与文化承载力持续增强,内容形态也从单纯的版权售卖升级为IP内容开发。

古装剧是中国特色剧集类型,一直备受海外市场欢迎,在数量与播出成绩上都有明显优势。早年有《步步惊心》《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安十二时辰》的出海,近几年《苍兰诀》《度华年》等古装剧也引发收视热潮。2024年,《庆余年》第二季开创了海外流媒体平台同步播出的模式。短视频也成为国产剧在海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墨雨云间》高光片段在TikTok获得超11亿次播放。许多海外观众在观剧后开始学习中文,自发组织研讨。人们对中国古装剧精良制作、深刻主题与中式美学的主动拥抱和深度认知,印证着中国文化国际认同度的显著提升。

在世界通行的类型剧赛道上,中国剧集也闯出了一条新路。国内取得高口碑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开端》《漫长的季节》等悬疑剧先后在多国发行。比起主打技术流破案的欧美悬疑剧,国产悬疑剧凭借其融合社会议题的叙事深度、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剖析以及本土化的氛围营造,在海外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据报道,索尼影视已获得《隐秘的角落》改编权,标志着国产悬疑剧实现了从内容出海到IP出海的升级。

依托相似的地缘文化背景,国产爱情剧在东南亚始终葆有坚实的观众基础。新版《流星花园》上线多年仍高居相关平台播放量前列,《偷偷藏不住》在TikTok播放量超过60亿,今年的《难哄》在奈飞同步播出,一度达到全球日榜第六位。国产爱情剧精准把握年轻观众的情感需求,以强烈的青春共鸣和丰富的视觉审美构成核心竞争力,深得海外观众喜爱。

10年来,国产剧出海持续向好,其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力。首先,伴随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全球号召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海外观众对中国文艺作品的心态,经历了从文化猎奇到主动拥抱的转变。其次,发行渠道和宣传策略不断革新,形成了多渠道、多媒介覆盖的格局。“平台自有频道+国际流媒体+本土渠道”的立体网络,“抱团出海”、多平台拼播、多轮次衔接形成了有效的发行组合拳,不仅开辟了中东、拉美地区等新兴市场,更在文化传播与商业拓展上实现了双重突破。再者,针对海外市场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长安十二时辰》海外版本用美剧式快节奏讲述唐代故事,成功进入视频平台海外付费区。悬疑剧《新生》在快节奏与东方叙事的留白间找寻平衡点,以10集的迷你体量登顶奈飞全球日榜,在国际评分网站开分高达8.2。这种“文化内核+国际化表达”的策略,打破了欧美观众对东方叙事的理解壁垒,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

当“China Travel”热潮席卷世界,当外国游客用视频日志记录着中国见闻,国产剧集出海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藏海传》带动观众打卡博物馆、文化风景区,新加坡旅游局与阅文集团签约开发“IP+文旅”模式,国产剧内容与旅游体验的深度结合,生动证明了文旅融合的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者更应坚守内容为本的初心,以匠人精神打磨细节,把文化自信融入叙事肌理,将国产剧打造成为“跨文化叙事的通用语”,让世界不仅看到中国的山水楼阁,更读懂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与智慧。

中国剧集出海,正在努力构建价值认同。路途虽远,但每一步的坚实足迹,都变“他塑”的刻板印象为“自塑”的文化主体性。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蕴含中国智慧、中国审美的故事,会在全球观众心中激起更加深远的回响。

原标题:中国故事怎样叩响世界心门(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 李振兵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