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上山抓蝎子被蜇伤,被送入急诊抢救室时意识丧失,生命垂危,幸好……
2025-07-08 10:45
近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因蝎子咬伤出现重度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专家提醒,被蜂类、蝎子、蜈蚣等毒虫蛰咬后,患者除了局部疼痛肿胀外,还可能出现全身瘙痒、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市民务必高度警惕。
38岁的刘先生(化名)是一位抓蝎子能手,近日,他像往常一样晚上上山“狩猎”,却不慎被一只蝎子蜇伤右腿。起初只是伤处刺痛,他并未在意。然而,短短几分钟后,刘先生先是头皮奇痒难忍,随即全身剧烈瘙痒。刘先生意识到不妙,立即向身为诊所医生的哥哥求助。哥哥迅速判断情况危急,第一时间拨打了120。下山途中,刘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感到胸闷如巨石压迫,呼吸困难如同喉咙被扼住。当他艰难抵达山脚时,已出现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不清的危重状况。120急救车火速将患者转运至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急诊医学部就诊。
当刘先生被送入急诊抢救室时,情况已极度凶险,他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面色及口唇呈现青紫色(发绀),血压骤降至86/60mmHg,血氧饱和度更是跌至85%,生命垂危。外科急诊值班医生王淼迅速询问病史,判断患者为蝎子蜇伤后诱发的重度过敏性休克。
抢救团队争分夺秒,护士立即为患者肌注肾上腺素0.5毫克,同时,医护人员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毫克静脉滴注,强力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血管渗漏;肌注盐酸异丙嗪25毫克,有效缓解剧烈瘙痒等过敏症状,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经过抢救,刘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恢复清醒,化险为夷。
夏天是户外活动和旅游旺季,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市民上山、进入草丛林地等活动时,务必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戴手套帽子,避免皮肤暴露,避免捕捉、惊扰毒虫。一旦被蜂类、蝎子、蜈蚣等毒虫蛰咬后,除局部疼痛肿胀外,若出现全身瘙痒、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务必高度警惕,这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开始,过敏性休克进展迅猛,患者或家属应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急诊科,等待救援过程中,若随身携带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立即服用,被蛰伤处可做适当处理(如取出断刺,清水冲洗)。
记者 | 黄飞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