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三黄片现金买18元刷医保26元,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2025-07-07 15:08
“一款药物为何有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不合理的价差,邓女士拒绝付款,最终在附近另一家非定点药店,以16元的价格购入同款药物。一直以来,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因资格审定严格、服务质量较高而受到参保人员信任。如今,一些药店为何“坐地起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由此进行了采访。(据7月7日工人日报报道)
▲相关视频报道截图
“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药价高、不划算,毕竟个人账户里的钱也是自己的钱;不刷的话,那些钱就‘躺’在账户里,也失去了参保的意义,好像怎么选都吃亏。”邓女士的困惑,也是不少参保人的疑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
记者调查显示,同一药品医保价格之所以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其一,药费从医保基金到药店的账号,有一个周期,降低了药店的资金周转率;其二,其中可能还涉及药店要承担手续费的问题。但这两个因素,无法解释为什么价格会相差这么大。
有专家表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药店都不能推行“阴阳价格”,这违反了价格法中有关“明码标价”的规定,涉嫌价格欺诈,扰乱了药品市场的秩序,侵害了参保人的权益。再说,药店因为进入了医保系统,会提高药品销售量,药店本身也有一定的经营成本,不能认为药店的行为就是合理的。
医保药品价格高于现金付款价,邓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就怕一些药店拿捏了参保人“不需要自己出钱”的心理,变相从参保人身上揩油。根据基本医保有关规定,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属于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不是唐僧肉,应该用在刀刃上。依据价格相关法律法规,同一药品本就不该出现两个价格,“阴阳价格”是违法之举,既侵犯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会让群众误以为是国家行为。现金价比医保价便宜的8元去了哪里?这属于药店正常合法的收入吗?显然不是。就怕是损了医保基金肥了商家。
药店“阴阳价格”体系的存在,无疑降低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危害深远。有关部门应该进行调查,然后对症下药处理。参保人如果发现“阴阳价格”的情况,既可以向物价部门投诉,还可以向医保局举报。医保基金不被虚耗,才能真正让群众获益。
评论员 吴双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