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惊现“栏杆刺客”,不少市民被刺伤,女子崩溃:去医院也清理不干净!
2025-05-26 22:53
近日,在各大社交平台
不少上海网友吐槽
在路上竟遇“栏杆刺客”的暗算
网友反映,自己带孩子在浦东新区的张东路张家浜桥附近玩耍后,孩子在回家路上直说“手痒”,检查后发现是因为孩子触摸栏杆后,有玻璃纤维扎入掌心,去医院也无法完全清理干净,只能等待自然脱落。
在沪宜公路马陆段工作的王先生也有类似的遭遇,今年3月,他在骑车途中无意触碰了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栏杆,手被意外扎伤后才发现,道路栏杆上竟然“长满”了玻璃纤维。他向12345反馈后,“长刺”的栏杆虽然被拆除,但是在他上班路上,仍有许多类似栏杆在“服役”。
记者实地走访张东路张家浜桥发现,全长150米的跨河桥,出现玻璃纤维裸露现象的栏杆竟然与桥等长,而且除了手通常会触碰的部分外,栏杆下部的防护横杆以及立柱表面也可见细小的玻璃纤维。不少过路市民仍会无意识倚靠在栏杆上,经记者提醒后才注意到玻璃纤维裸露的现象。
而王先生提及的沪宜公路栏杆老化的现象,则比上述桥梁更严重,不仅表层的玻璃纤维已裸露呈网状,甚至还可以看到形状狭长的玻璃尖刺从栏杆表层突起。
防护栏杆为何会成“刺客”?
两处栏杆都于10多年前建造,当时制造栏杆的玻璃钢材质凭借其轻质高强、耐腐蚀和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推广使用,然而历经十多年的风吹日晒,材料已经发生了严重老化。
养护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玻璃钢材料通常七八年就会出现老化,这种材质使用前些年优点明显,但后期暴露出问题后维保难度也较大。
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无论道路还是桥梁的维保,涉及范围都很广,栏杆并不属于维保工作关注的重点。所以“栏杆刺客”的情况主要依靠市民的发现和反馈。
除了上述两处,宝山区、嘉定区、长宁区等地都有不少栏杆出现玻璃纤维裸露的状况,一旦触碰,轻则发痒,重则需要去医院处理,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栏杆材料老化成“刺客”,理应得到养护单位及管理机构的重视。针对当年使用玻璃钢材质的栏杆,应开展大面积排查养护,并在日常维保中需要进行重点监管,在养护中对栏杆表层状况给予特别关注,能修则修、能换则换。此外也有市民呼吁,若暂时无法拆修,也应在栏杆附近设置警戒牌,用以提醒过路市民注意安全。
新闻晨报综合上海新闻广播、上观新闻、小红书、网友评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