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建享福味”变“来梅州享美味”,梅州文旅局回应宣传片抄袭质疑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26 11:43

近日广东梅州市文旅局发布的一则宣传视频,被广告导演指出部分内容与福建省文旅厅2022年发布的沙县小吃推广视频高度雷同,引发质疑。目前,该视频已经下架。5月26日上午,梅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该局已经关注到该情况,该视频版权在福建省文旅厅,平时和福建文旅一直有互动,后续会有一些(处置)意见,“目前还在研究”。

5月24日傍晚,福建广告导演王朔发布视频称,梅州文旅视频号近期推送的“来梅州 享美味”内容,与福建文旅此前发布的“来福建 享福味”创意广告其中一个篇章高度相似。

澎湃新闻对比福建文旅和梅州文旅两段视频发现,两段视频大部分的场景、演员对白、旁白均一致,也均使用旁白点名当地美食并配以图片。福建文旅视频片段末尾的旁白是“来福建,享福味”,梅州文旅的旁白则是“来梅州,享美味”。

▲梅州文旅被指抄袭福建文旅沙县小吃宣传片。受访者供图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2022年5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拍摄的首条沙县小吃文旅创意宣传片《来福建 享福味》上线,因拍摄手法创新、制作水准精良、内容幽默有趣,一夜之间迅速蹿红网络,登上B站热门榜、B站全站总榜热搜、新浪微博同城热搜……截至当年7月,该宣传片的传播受众超过2.57亿人次。

王朔介绍,这条视频版权归属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他和团队作为拍摄方与创意方,注入了很多心血。然而,这条视频不仅几乎“复刻”创意视频,且通篇都没有提及该视频来自于福建文旅,这让人感到气愤。

澎湃新闻注意到,网友和媒体普遍指出梅州文旅的宣传视频涉嫌抄袭。有网友评论称:“这哪是复制粘贴,就是把别人试卷拿来直接改个名字交卷。”

在其个人视频号中,王朔表示,今年清明假期他刚去过梅州,印象非常好,是一个有很多美食的宝藏小城,他在小红书中还推介过,“尽管被复制黏贴了,我还是强烈向大家推荐梅州。”

当天,梅州文旅在该条视频评论区中补充留言称,视频的素材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对于该说法,王朔表示不满,“这是创意作品,怎么可能是素材,这是赤裸裸侵权。”之后,梅州文旅下架了该视频。

25日晚,三明市沙县区融媒体中心也在其视频号中“喊话”梅州文旅:“正版体验,吃货天堂,等你来尝。蹭热度、蹭流量,不如直接来沙县蹭小吃。”

针对此事,现代快报专门刊发评论《抄了沙县小吃推广视频,下架就行了?》称,“在文旅宣传、艺术创作等方面大玩‘借鉴术’,是偷窃之举,挑衅的是知识产权,影响的是地方形象,损害的是‘原创’的利益和情感。有些抄袭行为,性质堪称恶劣,岂可等闲视之?唯有严肃处理抄袭行为,向原创作者致歉,做出深刻整改,才能挽回事件影响。”

(记者 王选辉)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马京川 主编:康延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