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属食堂到全民餐厅 多元助餐模式破解舌尖养老难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23 22:17

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调查显示,22.1%的老年人存在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尤其是失能、高龄、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助餐服务需求更加迫切。

解决好这些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当务之急。2023年10月发布的《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就提出,要把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一年多来,各地的做法和进展怎么样?记者在广州和杭州进行了调查。

广州市荔湾区圣地新天地一楼的一个餐厅里,午餐用餐高峰期排起了长队。

公司职员 陈先生:有一天我偶然发现这里有一个长者饭堂,一开始以为只有老人才可以吃,没想到年轻人也可以,我就特意过来吃了。

年轻人说的长者饭堂,就是广州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广州自2016年率先探索开展老年助餐服务,长者饭堂外面都有艺术设计的“养”字和拄拐杖老年人的这个标志——有这个标志的饭堂,前些年只有老年人才能进入用餐。年轻人惊喜地发现,有长者饭堂标志的餐厅,如今竟然对他们也敞开了大门。

公司职员 陈先生:这里每天的菜都不一样,而且菜又很清淡,比较符合本地人的口味。

为什么这家主要为长者开放的饭堂对所有人都开放了呢?

荔湾区是广州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老年人口25万,占到全区总人口的31%,为失能、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任务也最重。政府起初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置了长者饭堂,就是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让他们每天能吃上热乎饭。

按照广州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政策规定,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优惠主要体现在每位老人的餐费补助:在长者饭堂购买老人套餐略低于市场价,刷老年卡还可以再享受政府每餐给予的优惠。长者饭堂这样一种有利于困难老年人吃上饭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在可持续运营方面出现了问题。

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老龄办负责人 李剑锋:在专做老人助餐服务时,的确有很多机构会承受运营的压力,因为毕竟长者餐的定价比较低,服务的人群特定,只是针对老人家,营收就不多,对于后面怎么把服务提升,菜品做优这方面,会受到成本影响。因为光靠政府输血、靠企业让利,这个很难坚持下去。

老年人越来越多,而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有的长者饭堂只能勉强维持,有的甚至面临停业退出的困境。

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怎么能“自我造血”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呢?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出路。记者在广州看到的是:把长者饭堂拓展转型为社区食堂,从服务老年人拓展为服务全社区居民,年轻人虽然在社区食堂并不享受优惠价,但饭菜清淡健康安全,物美价廉就是加分项。

既然面向更广大的人群,长者饭堂就要在经营服务上下功夫,丰富饭菜种类,吸引更多居民来这里吃饭。

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长者饭堂就能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不仅给老年人餐费补助,给特殊困难老人会再给予送餐补助。广州市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给予每份送餐费补贴2元或4元。南源社区饭堂现在每天要给社区33位困难老年人送餐。

家住源溪社区的刘阿姨76岁,七年前老伴去世,腿部有残疾的她独居生活困难,2024年9月开始,南源社区饭堂的员工每天给她送餐。

像刘阿姨这样身体不便、独居的老人,原本社区每周安排社工要进行入户探访。通过提供送餐补贴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也解决了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健康安全的监测问题,把有限的社区资源整合起来了。

为老人服务投入大、公益性强,长者饭堂面向社区居民拓展服务后会不会侧重于消费能力强的年轻人,而忽视老年人群体呢?对此,广州市设置了监督机制,每个长者饭堂老人刷卡用餐数据会同步传到民政部门,达不到要求数据的长者饭堂会被约谈。

长者饭堂升级为社区食堂,是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可持续经营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老年食堂能不能让专业的社会餐饮企业直接来做呢?记者在杭州见到了这种探索。

一家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繁华商业区,主要服务写字楼内青年群体的智能化无人餐厅,午餐高峰期能有四五百人同时用餐。无人餐厅即注册用户刷脸拿到餐盘,餐盘上有芯片,然后选餐、取餐、计费通过红外扫描完成,全程自助不需要服务人员。在这家智慧餐厅非用餐高峰时段,记者见到有几位老年人在熟练地自行选餐、取餐。

这些老年人并不是心血来潮来这里吃饭,因为这里同时也是一家老年食堂。这家名为中宙餐厅的智慧餐厅门口,有着“幸福荟”的标志。“幸福荟”是杭州市老年食堂的名称标识,有这个标识的餐厅即承担着所在社区内老年人优惠用餐工作。

中宙餐厅所在的西湖区是杭州市老龄化比较高的老城区,它所处的古荡街道莲花社区有1784名老年人,经过深入调研,街道2024年4月在莲花社区内直接找到这家智慧餐厅。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 何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要引入第三方专业做餐饮的企业来运营老年食堂,他们会把以往市场化的一些经验,植入老年食堂,老年食堂就可以可持续运营,提高老年食堂的餐食品质。

让专业的社会餐饮企业来经营老年食堂,不仅需要这家餐饮企业既要有稳定的经营状况,还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并不容易。

中宙餐厅首先做适老化改造,地面全部防滑处理,桌椅改为没有棱角型。无人餐厅里再增设一名服务员,增加、改造适合老人口味和要求的菜品。

让社会餐饮企业做老年食堂,是借助其专业性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贴钱纯做公益,西湖区相关部门对此不但有相应的补助和鼓励政策,还整合了其他社会资源支持其可持续发展。

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 何第一,根据老年人用餐补助人次对这个运营主体有补助政策;第二,我们可以去帮他们申请商用水电改民用水电;第三,我们跟外卖平台也有一定的协议合作,如果这个食堂想要上一些外卖平台,做外卖客流,可以免收平台佣金,上平台之后为老年人送餐,也是跟外卖平台有协议价的,配送费保持在5元以内。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 李永新: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全新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偿服务、运营可持续。下一步,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政策措施,推动健全“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方参与机制,支持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服务。

从广州年轻人进入长者餐厅,再到杭州长者进入大众餐厅,这种相互融入的现象体现了老年助餐形式的多样性。截至2024年底,全国老年助餐点数量达到了7.5万个,各地因地制宜,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助餐服务模式日益丰富,助餐质量也不断提升。同时我们看到,让老人吃上饭,吃好饭,可持续运行是最关键的。所以,只有在规划布局、服务供给、服务品质上多想办法,才能让更多长者享受幸福“食”光。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