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用FAST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23 17:37

日前,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FAST发现了一颗罕见的毫秒脉冲星,它与另外一颗星互相绕转,并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这颗伴星遮挡。这类特殊的双星系统极为罕见且难以观测,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银河系内双星引力波源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今天(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中国天眼FAST的灵敏度极高,是发现脉冲星的利器,对处于极短周期轨道上的脉冲星更为敏锐。研究团队利用FAST对银河系进行脉冲星深度搜索时,发现了一颗自转周期为10.55毫秒的毫秒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韩金林:它是绕着一个伴星以3.6小时作为周期互相绕转的,构成一个双星系统。这颗星特别奇特的事情是它大概有六分之一的时间是被伴星遮挡住的,我们称之为“掩食”。

这个伴星的质量至少有1个太阳那么重,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推断,这个伴星不是普通恒星,而应该是一颗燃烧的、仅有内核的氦星。早先两颗星相互绕转的过程中,脉冲星进入伴星并把它的外表皮吹散了。脉冲星信号被掩食,是炙热氦星甩出的星风物质遮挡引起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韩金林:一个脉冲星跟一个氦星互相绕转的这样的系统,在银河系里头总共只有几十个,银河系里有上千亿个恒星,这样的系统极其罕见。这种双星系统生存的时间特别短,所以特别不容易看见。

浩瀚的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成对出现,以双星系统的形式共同演化。天文学家对于单个恒星如何演化已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双星如何交互和演化,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前沿难题。

此次这一罕见天体的发现,不仅有助于完善和深化我们对双星演化具体过程的理解,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合并的引力波源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天文学研究带来多方面的突破。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