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一周查出肺里好多洞!女子中招“隐形杀手“,严重可致80%死亡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7 20:49

近日,广州30岁的夏女士(化名)因持续干咳一周到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其双肺多发感染,伴多发空洞形成,被收入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治疗。

医生查房时,捕捉到CT上形似“鬼脸”的特殊影像(即“鬼脸征”),并伴有“晕伦征”,高度怀疑隐球菌肺炎。医生追问夏女士近期是否曾接触鸟类、禽类及饲养宠物,夏女士否认。

医生安排夏女士抽血送检,次日,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均回报隐球菌抗原阳性,tNGS检出高序列新型隐球菌,夏女士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肺炎。

得知这个诊断,夏女士回忆起来,两周前她收到朋友送的两只鸽子,她把鸽子圈养在家四天,后续宰杀鸽子煲汤服用,这是确切的接触史。医生考虑感染新型隐球菌与宰杀鸽子相关。夏女士经过规范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

认识这个“伪装大师”

隐球菌肺炎

医生介绍,新型隐球菌是广泛存在于鸽粪、土壤及腐烂植物中真菌,干燥后形成气溶胶颗粒,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人体。

高危人群为养鸽人、鸟类爱好者、园艺工作者等长期接触鸟类或土壤者及免疫力低下者。

医生表示,隐球菌肺炎初期可无症状,轻症表现类似感冒(咳嗽、低热、胸痛),易被忽视。重症可能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若隐球菌肺炎未及时控制,约10%患者会并发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死亡率高达60%-80%,若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需立即就诊。

在影像学表现方面,典型CT表现是单发/多发结节伴“晕轮征”,结节液化坏死可形成空洞形似“鬼脸征”,空洞常为薄壁空洞、无液平。

莫慌!治疗有方需遵医嘱

实行抗真菌治疗

广医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医生提醒,感染新型隐球菌,遵医嘱实行抗真菌治疗。需密切门诊随诊,足疗程抗感染,切勿自行停药。早诊早治是关键,及时治疗可完全吸收肺内病灶,避免后遗症。在预防方面,请注意:

养鸟人群:

每日清理鸟笼(戴N95口罩+橡胶手套)。鸟笼放置通风处,避免卧室摆放。接触后彻底洗手,衣物及时清洗。

高风险活动:

避免在鸽群聚集处长时间停留,翻土种植时做好口鼻防护,不接触野生禽类粪便。

健康监测:

若出现持续咳嗽、胸痛、发热,尤其有鸟类接触史者,需主动告知医生,排查隐球菌感染。

医生提醒

近年来隐球菌肺炎发病率上升3倍!如果持续咳嗽超过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务必进行隐球菌抗原筛查,早期诊断可避免发生致死性的隐球菌脑膜炎。

来源: 新闻坊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柏云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