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应聘文员被回复“太丑了”,真以为招聘是在“施舍”?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7 13:06

最近,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在Boss直聘上看到深圳某财务管理公司在招聘文员,于是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此前,还有招聘人员称求职者是“下等人”。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却暴露出有的企业对求职者缺乏基本尊重。

比如这家财务管理公司负责人回应此事时说,“下面人回的,不用管”,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恰恰说明,问题不仅仅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如果管理层对这类行为不重视、不制止,那么类似事件就可能再次发生。

招聘是企业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口,是求职者了解公司的第一印象。连这个“门面”都如此无礼,其对员工的态度也就不难想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尊重求职者的现象,反映出就业市场存在的一种不良风气——有的企业仍然抱着“给你工作是施舍”的陈旧观念。

这种傲慢态度的背后,反映出几个深层次问题:首先,违法成本太低。目前我国有多部法律禁止就业歧视,但实际处罚力度有限,企业违规的代价较低。其次,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有的企业觉得“求职者多的是”,不愁招不到人。最重要的是,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将求职者视为“有求于我”的一方,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

招聘不是“施舍”,而是双向选择。企业需要明白,尊重求职者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一个连基本礼貌都做不到的企业,很难想象会尊重在职员工的权益。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招聘形象直接影响人才吸引力。那些不尊重求职者的企业,最终会被优秀人才用脚投票抛弃。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体现在每一个与求职者、员工互动的细节中。从招聘环节就开始践踏他人尊严的企业,注定不会有忠实的员工一路相随。

找工作本身就已经充满压力和挑战,求职者不该再承受无端的羞辱和歧视。每一个求职者,无论相貌如何、学历高低,都值得被平等对待、被尊重。

对企业来说,尊重求职者不是“高标准”,而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在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工作体验的今天,那些仍然抱着陈旧观念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

红星新闻评论员 李秀明

来源: 红星新闻  
编辑: 唐文培   审核: 张译文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