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爱上AI男友,毅然决定和真人老公离婚!专家急了……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5 14:45

AI——

正在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当AI拿捏了“情绪价值”

人类能抵挡得住吗?

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一位女子爱上了ChatGPT“男友”,毅然决定和真人丈夫离婚,准备嫁给AI男友。这并非AI第一次成功介入人类的感情,造成的结果也有喜有忧。据英国《自然》网站报道,研究表明,AI“伴侣”应用程序对人类可谓好坏参半。科学家担心人类会对其“日久生情”,形成长期依赖。鉴于此,对这些AI伴侣进行监管势在必行。

到2030年

AI伴侣产值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心理学专家罗斯·古林瑞奇表示,虽然在线陪伴机器人已存在数十年,但随着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的突破,这些AI机器人表现愈发贴近真实的人际交流,甚至成为人类的精神伴侣。当前,AI伴侣已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AI伴侣不仅能提供情感支持与同理心回应,更能满足用户对深度人际关系的需求。据运营数据显示,这些应用程序每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数千万量级。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帕特·帕塔拉纳塔伯恩团队通过调研404名高频用户,勾勒出AI伴侣典型使用场景:

◆12%的用户将AI视为排遣和消弭孤独感的“情绪良药”;

◆14%的用户将其当作倾诉秘密的“树洞”。

数据还显示:

◆42%的用户每周都会登录几次

◆15%的用户形成了每日使用的习惯

◆而90%以上的单次对话用户,使用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内

据权威机构分析,AI伴侣市场规模将以30%的年均增速扩张,预计2030年全球产值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AI伴侣可温情脉脉也可暗藏危机

科学家普遍认为,AI伴侣的影响可能是双面的——既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往往取决于使用者的心理状态、使用方式,以及AI软件本身的设计特点。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员林尼·莱斯塔迪斯指出,AI伴侣擅长通过共情式回应、记忆过往对话细节和主动提问来模拟人类的同理心,且永远热情饱满。

这种关系模式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存在:亲友无法24小时在线倾听和安抚情绪,而AI可以,这将可能导致用户过度依赖。

然而,在AI伴侣带来的脉脉温情背后,也暗藏危机。首先,AI伴侣的“共情”可能适得其反,比如一位用户询问AI是否该做出危险行为时,AI回答“应该”。

关于因AI潜藏的危害

造成的恶性事件

小编此前也多有报道

帕塔拉纳塔伯恩指出,AI伴侣虽在短期内具有积极意义,但其长期影响值得深思。尤其是涉及青少年的案例,应提醒人们推动全球监管框架的构建。

2023年,意大利监管机构曾以“缺乏年龄验证”为由,短暂封禁Replika;澳大利亚拟将AI伴侣纳入儿童社交媒体限制范畴;今年,美国纽约州和加州相继提案,要求加强对AI伴侣相关算法的监管,以及定时给用户发送“AI伴侣并非真人”的提醒。

此外,今年初,3家美国科技伦理组织联合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投诉Replika涉嫌“欺骗性设计”。

5月4日,知名科技监管机构Common Sense发布研究报告称,AI伴侣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情感依赖,不利于身心发展,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使用。

不少网友认为

对人工智能应该加强监管

也有网友觉得

不能因噎废食

对此,网友们怎么看?

欢迎来评论区发表观点~

来源: 新闻坊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张译文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