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桥下躲冰雹导致交通拥堵,需要担责吗?专家解读→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4 20:49

昨晚(13日),北京下冰雹时,不少正在路上的车主为了安全,紧急把车躲避在了立交桥或过街天桥下,造成后方车辆严重拥堵,引发公众热议。有市民表示,此举不负责任,不仅导致交通拥堵,还置他人安全于不顾;也有市民认为,此举属于“紧急避险”,可以理解。那么,紧急避险能否成为免责的理由?

视频画面显示,一处立交桥下,几辆车并排停在了桥下躲避冰雹,直接导致后方车辆无法通行,这也引起了一些后方车辆的不满,认为这几辆车过于自私。对于这几辆车的行为,专家怎么看呢?

中国政法大学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飞: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这个时候他们看到前面有冰雹,首先是靠边停车,至少是要让出一个车道,这种是正常的处理。但是在紧急情况之下,大家都看到前面确实有危险,他不可能冒着危险再前进,这种情况下临时停车,我觉得算是一种紧急避险。这是趋利避害的本能,有一句话叫,法律不能强人所难。

专家表示,为了紧急躲避突如其来的冰雹,车主临时停车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的一种表现。但如果遇到后方有救护车等特殊车辆,前方的避险车辆还是要避让的。

中国政法大学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飞:但如果有救护车,或者其他的一些紧急情况,这个时候车辆可以在桥底挪一下,空间还是挺大的,让那些车紧急通过。

专家提示:

遇需紧急避险的临时停车,应尽可能停靠到路边等安全区域,开启双闪示警灯,尽可能避免完全堵塞道路;

在雨势或者冰雹小了要尽快驶离,保障道路畅通。

如果超过必要的度,造成了更大的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那就可能会面临交警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赔偿。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张柱庭:我们在避险的时候,要做到一个比例原则,保障的、保护的安全和可能遭到的损害要合乎比例。避险不当又造成新的更大的危害,那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飞:如果冰雹天气中以桥洞作为避险地点,但是长时间停靠,甚至阻碍了公共交通,引起了交通拥堵或者事故的,就要看具体的情况,看是否超过了一个必要的避险限度。如果超过了,可能会造成交通中断,侵害其他车辆的避险机会,有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和相应的民事责任。

被冰雹砸坏的车,保险给赔吗?

昨天,北京的冰雹下得猝不及防,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被冰雹砸坏的车,保险给不给赔?

得先看“保单身份证”。2020年车险改革后,冰雹、暴雨这些自然灾害都明明白白写进车损险里了。您要是投保了车损险,那冰雹把车身砸凹了、玻璃震碎了都能赔。可要是只投保了交强险或者三者险,那就没法赔了。

如果您的车辆停在消防通道、禁停区或未施划停车线的路边,即便被冰雹砸坏,保险公司也可能拒赔,因为这属于车主存在过错。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不光是车被冰雹砸了能赔,买了财产险的个体商户、企业、农户,这次受灾了都能赔。不过,有的险种要求在24小时内报案。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唐文培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