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声音很重要!完善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机制两套方案征求意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5-14 08:58

5月14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召开完善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机制听证会的公告》,同步公开了将进行听证的两套方案,征集公众意见。

完善票价机制 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2005年6月18日,重庆开通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单轨2号线。目前,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11条路线,建成了地形适应强、跨江桥梁多、穿山通道多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累计客流量突破百亿。

如今,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拥有“开往春天的列车”等热门景点,也有“背篓专线”方便菜农们出行卖菜,成为城市温暖的底色。

重庆独特的山城和江城特性,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目前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494.58公里(不包括江跳线、璧铜线等市郊铁路),随着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成本增加,票款收入与运营成本差距日益加大,但票价仍维持2005年的水平,目前2元起步、最高票价10元(实际执行7元封顶的优惠)。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全线网客流量、出行距离、线网织密等变化,鼓励公众绿色出行,更好满足乘客多元化的需求,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将完善票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让乘客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温暖。

两套票价机制方案 征集公众建议

与此次公告同步,公开了完善票价机制的两套方案,面向公众征集意见和建议。

两套方案均结合线网规模、客流分布、出行距离等因素,对票价里程区间进行优化,遵循“递远递减、最短路径计费”等原则,充分保障乘客利益,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中长距离出行的骨干作用。

从两套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一按乘坐里程计价,0—4(含)公里2元;4—8(含)公里3元;8—12(含)公里4元;12—17(含)公里5元;17—23(含)公里6元;23—30(含)公里7元;30—40(含)公里8元;40—55(含)公里9元;55公里以上每增加20公里增加1元。

方案二同样按乘坐里程计价,0—8(含)公里3元;8—13(含)公里4元;13—19(含)公里5元;19—26(含)公里6元;26—34(含)公里7元;34—44(含)公里8元;44—59(含)公里9元;59公里以上每增加20公里增加1元。

目前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最长单程计费里程为88公里,方案一及方案二对应的票价均为11元。

配套优惠措施 按最有利乘客原则计费

同步,运营企业配套了系列优惠措施。届时,使用畅通卡、“渝畅行”码可享受配套优惠,后续推出的“渝快码”,也能享受同等优惠。乘客乘坐越多,优惠越大,最高可享5折优惠。

在保持原有免费乘车、半价优惠、换乘优惠、9折优惠等优惠措施基础上,新增了四项差异化的配套优惠。

一是自然月累计优惠。按自然月内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累计消费金额设置梯度优惠。月累计消费未满100元享9折优惠,满100元后自下一次乘车时起享7折优惠,满200元后自下一次乘车时起享5折优惠。

二是工作日7点前进站优惠。乘客在工作日7点前刷卡进站,可享7折优惠。

三是“常乘客”优惠。乘客可注册成为“常乘客”,自然月内第40次、50次、60次乘车免费。此外,“常乘客”按月度积分排名可获免费乘车奖励。

四是丰富优惠票种。在现行已有“一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基础上,将丰富有效期内不限乘坐里程及次数的计期票;还将推出有效期内不限乘坐里程的计次票。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月累计优惠、工作日7点前进站优惠与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不同时叠加,按照最有利于乘客的原则计费。

助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需要您的参与。

目前,两套方案正同步向公众征集意见,公众可于即日起至5月23日9:00,通过市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意见征集栏”(http://fzggw.cq.gov.cn)、电子邮箱(sfc204205@163.com)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