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昏迷数日无人知竟是被卡在家中 居家意外伤害这样防范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4 08:34

近日

天津一男子突然失联数天

幸得朋友报警求助

才捡回一命!

原来,该男子在家中不慎滑倒,双腿被卡玻璃护栏,且发烧晕厥。朋友发现其失联数天报警求助,消防员赶赴现场破拆玻璃护栏,将男子救出并送医。三天后他才苏醒,并脱离了生命危险。

该事件视频发布后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没想到留有缝隙的隔断还有这样的风险”

“建议做成全封底”

无独有偶

北京的王女士

近日也在自己家里

经历了一夜“惊魂”

女子被困自家别墅电梯1天1夜

5月5日下午,快递小哥高海像往常一样在平谷区大兴庄镇洳苑嘉园社区送件。当他来到王女士家时,发现门口堆着前一天的快递,电话打通却无人接听

高海觉得不对劲,又注意到家里大门紧闭,但窗户却全开着。他走近敲窗呼喊,这才听到里面传来虚弱的求救声,“快救救我!我被困在电梯里了……”

原来,王女士5月4日上午乘坐家用电梯时突遇故障,电梯卡在2楼与3楼之间,门无法打开。由于家中无人,手机又没带在身上,她只能拼命呼救,但始终没人发现。直到高海来送快递,才终于听到她的呼救声。

获救后,王女士激动落泪:“要不是快递小哥发现我,真不知道还要困多久……”

接连发生的两起家庭意外案例

为我们敲响了居家安全的警钟

如何防范居家意外伤害?

防被

家庭居室内的玻璃护栏底部间隙不应过大,以免发生人员被卡、物品坠落等意外;根据国家标准规范,玻璃护栏的高度至少应在1米以上,建议高度在1.1米至1.2米之间,以防发生高空坠落。

阳台铁栅栏间距不能过宽,建议小于10厘米,以防被卡。

螺丝帽、螺丝孔、锁孔、戒指、瓶口、钥匙环等物品存在卡手风险,存放时需格外注意,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

一旦被卡可以尝试这样处理

如发生被卡事件,可以拨打119或110求助,不可鲁莽行事,更不要采取“破坏解救法”。特别是被卡在玻璃门窗中,如果贸然砸窗,锋利的玻璃碎片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若手、脚被卡孔洞,切勿硬拉、硬扯。可尝试涂抹肥皂水、润滑剂或油类物质,进行润滑后再取出,尽可能减少对肢体的伤害。

若头部被卡,防止窒息是第一位。如果被困者身体悬空,旁人应第一时间托起其身体,以免压迫呼吸道,导致窒息。

被困电梯

定期对家用电梯设备进行维保,检查其运行状态,更换老化部件,避免安全隐患。

家用电梯应配备应急设备,如老年机或紧急报警铃等,以防发生意外。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家用电梯,以免发生火灾;不宜携带溢水性物品,避免引发电梯故障。

被困电梯该怎么办?

如果家用电梯内配有警铃及电话装置,请立即拨打求救。

如果报警无效,可间歇性呼救以吸引他人注意。等待救援过程中,乘梯人切勿擅自采取自行爬出电梯、强行扒门或攀爬电梯天花板紧急出口等危险行为,以免坠入井道。

防摔倒

厨房、卫生间是跌倒发生的重灾区,若水或油渍溅到地面,应及时擦干。浴室地面或浴缸内应铺设防滑垫

及时清除家中地面、台阶上易造成绊倒的杂物,如玩具、起褶地毯、电线等。

摔伤后,如何正确应对?

1.摔倒后别着急站起来

应缓慢活动四肢,确定伤势不重再起身,谨防发生无移位嵌插型骨折。

2.骨折后需“伤处制动”

摔伤骨折后要立刻进行“伤处制动”,也就是限制活动,以防伤处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受伤手腕,或用书本托住手及前臂,用带子悬吊脖子上,或用绷带固定于胸前。

▲ 图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骨盆或腰椎骨折,切勿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

为防患于未然

电梯内及家庭固定位置

应配备应急包

并定期进行更换

家庭应急包中应包含:

求救工具:手电筒、高频口哨,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呼救;

饮用水和应急食品,如罐头、压缩饼干等;

急救药品:创可贴、止血棉、消毒用品等,以及家中慢性病患者必需的药物。

居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日常应主动排查

及时防范

若独居应保持

与家人朋友定期联系的习惯

以便发生意外时及时获得援助

来源: 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