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发网约车从业及投资风险提示:避免盲目花费大笔资金“购车”入行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0 16:32

近期,多地再发网约车市场经营风险提示。

例如,河南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5月9日表示,该中心再次梳理网约车经营中存在的各类主要风险,向广大从业人员和有意愿进入网约车市场的经营者发出经营风险提示。郑州市(主城区)现有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39家,发放网约车运输证约3.5万本,注册在岗驾驶员约2.59万名。据郑州市出租汽车监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4月,郑州市网约车日均实际运营车辆2.93万台,占网约车总数的83.7%,每天约有6000台剩余运力。网约车单车日均营运时长约9.5个小时,最长营运时长可达15个小时,单车日均订单量约14单,毛收入约210元,部分从业人员月净收入不足4000元。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呼吁,有相关意向者应合理评估预期收入,理性做出从业选择,谨慎入行,尤其是避免盲目花费大笔资金“购车”入行。建议在证件齐全情况下,先短期租赁车辆进行试经营,了解网约车实际工作强度和收入水平。

5月9日公布的四川西昌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风险预警通告提到,截至2025年5月6日,该市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4家、巡游出租汽车1000辆;依法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平台公司19家,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车辆2916辆,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人员12375人。按常住人口96.6万计算,西昌市万人出租车拥有量已达40.5辆(显著高于同类型城市)。

“现阶段,西昌市网约车市场已超饱和,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希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从业者认真调研市场、深入了解政策、合理评估风险,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上述通告称。

广东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2025年3月份深圳市网约车行业运营动态与风险提示》中介绍,截至3月31日,该市有网约车平台27家,已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28905张,已核发《深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证》347270张。根据各平台数据显示,本月全市网约车日均完成订单量约为12.4单/车。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也称,该市网约车市场已饱和,在此郑重提醒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与从业人员,应充分了解网约车相关法规,做好市场调研,客观评估经营收益,理性审慎做出投资及从业选择。

此外,海南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在《关于2025年4月海口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的投资风险提示》中介绍,海口市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及驾驶员的数量较多,市场已处于饱和状态,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应认真开展市场调研,仔细评估经营风险,做出理性投资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网约车日均完成订单量处于0~5单的约占36.1%,处于6~10单的约占33.0%,11单及以上的约占30.9%。全职网约车驾驶员日均上线时间约13小时,扣除平台抽成后的日均营运流水处于200元~280元区间内。

澎湃新闻还注意到,4月29日,浙江温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梳理了2024年温州市网约车服务质量测评结果及市场动态。相关信息提到,从数据看,温州市网约车行业具备较强的市场活力,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进入和退出共存,市场调节特性明显。与2023年相比,实际投入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减少2家,车辆净增加5925辆(新增数减去注销数),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净增加8961人。从一车一人的整体比例看,考证后不上岗的驾驶员较多,说明部分新增驾驶员进入行业后发现收入不及预期、无法适应工作等又退出了,同时也反映出网约车行业进出自由的市场化特点。

温州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还指出,2024年新增投入运营的网约车平台与注销平台数量持平,未正常运营和叫车应答率低的平台共22家,占比较高,也反映出部分网约车平台经营困难的现状,建议准备进入温州市场的网约车平台应审慎理性,客观评估市场,谨慎投资。

记者 钟煜豪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马京川 主编:康延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