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女子起诉离婚,因丈夫外出打工竟找“替身”出庭,二人双双被拘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08 15:22

甘肃武威的吴女士,首次起诉离婚被调解和好。一年后,她再次起诉离婚,但因丈夫外出打工“下落不明”,她让外貌相似的朋友李某某冒充丈夫出庭。庭审中,经法官深入询问,吴女士承认找“替身”假扮老公参与离婚诉讼的违法行为。

5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吴女士和李某某因严重妨害民事诉讼,被武威市凉州区法院依法处以15日拘留并罚款。

▲吴女士和李某某被法院依法处以15日拘留

女子起诉离婚

竟找朋友冒充丈夫出庭

2024年4月,吴女士以感情不和为由,向武威市凉州区法院起诉离婚。庭审中,法官发现双方无重大矛盾,且系首次诉讼,认定尚有和好可能,遂依法调解双方和好,吴女士撤回起诉。

一年后,吴女士再次起诉离婚。庭审前,办案法官调取吴女士与丈夫于某某之前的离婚纠纷相关案卷,组织法庭工作人员认真阅卷、仔细核对双方信息。

庭审中,经询问,法官发现“于某某”身份存疑,于是进行深入询问。面对法官询问,吴女士承认自己找“替身”参与离婚诉讼的违法行为。

吴女士称,因丈夫于某某这一年外出打工“下落不明”,于是她就让外貌相似的朋友李某某冒充丈夫出庭,企图通过“替身”达成快速离婚目的。

二人被拘留15日并罚款

法官警示:诉讼身份不可伪造

法院认为,吴女士与李某某恶意串通,通过冒名顶替参与诉讼,严重扰乱司法秩序,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5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规定,依法对吴女士处以15日拘留、罚款1万元,同时对“替身老公”李某某处以15日拘留、罚款5000元。

▲吴女士和李某某被拘留

法官表示,诉讼参与人的身份真实性,是确保司法程序公正的基础。吴女士与李某某误以为“长相相似就能蒙混过关”,却忽视了法院对身份信息的严格审查机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提交虚假身份、冒名顶替参与诉讼,属于妨害司法秩序的严重违法行为,必将面临法律严惩。

离婚诉讼不仅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程序,更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重大权益。任何企图通过“歪门邪道”加速诉讼进程的行为,都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战。法院对伪造身份、恶意串通等行为始终“零容忍”,必将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

婚姻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若一方下落不明,可依法申请公告送达;若感情确已破裂,可依据民法典收集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妄图通过“替身”“造假”等非法手段达到目的,只会适得其反,最终付出沉重代价。

记者 汤小均

来源: 红星新闻  
编辑: 李振兵   审核: 马京川 主编:康延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