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70元一盒的撕拉片炒到3000元,成像效果岂能像开盲盒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07 19:15

撕拉片被明星带火出圈后,加上商家们声称“拍一张少一张”,其相纸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记者采访了解到,二手平台上,撕拉片相纸最高一盒卖到了3000元,而原价仅为70元左右。在写真馆里,体验一次撕拉片则要近400元。面对昂贵的价格,有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炒作。(据5月6日封面新闻报道)

据了解,撕拉片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由拍摄感光的负片和带有药水包的成像正片组成。使用专业的撕拉片相机拍摄后,需等待一定的反应时间,然后手动将相纸拉出。由于撕拉片主要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目前市面上的撕拉片相纸主要来源于囤货和二手平台,且全部已经过期。

另据媒体报道,商家在出售时都标注了“不保证100%出片成像”“不退不换”的字样。

撕拉片是被市场淘汰的产品,近期因为明星晒出的撕拉片美照引发关注,使得这种早已宣告停产的胶片相纸再度走红,被不少年轻人追捧。

不得不强调,其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一是因为产品过期,质量不能保证,同时商家宣称“不退不换”,消费者有可能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二是,一些商家借机囤积居奇,打着“撕一张少一张的”幌子抬高价格,从而给消费者“再不撕就来不及了”的感受。另据上观新闻报道,不少消费者花高价后发现,效果并未达到“效果很复古”“特别有文艺感”的预期。

严格来说,撕拉片的走红,还是过热了。一个例子是曾经被淘汰的CCD相机,在2020年左右同样因为一些明星使用而突然翻红。二手电子商论斤卖的过时相机,一时价格水涨船高,甚至还有人用行车记录仪改装来欺骗消费者。事实证明,拍照效果远不及手机。现在回头来看,依然缩小成小众市场。

这些被淘汰的、过期的、昂贵的撕拉片,可以确定的是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不确定”。被时代淘汰的产品,不太可能有很大的需求。明星拍出来的效果好,这是因为除了成像原因,还有妆容等各方面的因素,并不等于撕拉片能“自动美颜”,有时候还不如用滤镜方便快捷,而且成本很低。

当然,撕拉片成为年轻人追赶时尚潮流的社交货币,这无可非议。消费者不妨和商家做好沟通,花了大价钱就不能像开盲盒,要求商家保证质量,以免利益受损。

评论员 吴双建

来源: 极目新闻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