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警惕“沉睡中”的法律风险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03 19:15

这样的“行业惯例”你认可么?

A:“哥,我最近刚开了家装修公司,能不能‘分享’点客户信息给我?”

B:“没问题,这些都是刚买新房的潜在客户,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致富!”

……

不少人意识到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但很多人却不了解非法提供、收受或者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性。

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就处理了一起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被依法处罚的案件,一起来看看案件经过。

案件回顾

江西赣州公安网安部门在办理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发现,江西某家居装饰有限公司为开展业务,以找同行分享等方式非法获取购房业主信息,信息涉及业主的姓名、联系电话、详细住址等。其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公安网安部门迅速启动查处。

经查,该公司为推销产品,存在以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公安网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六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对该家装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

江西赣州公安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电脑存有新购楼房业主的个人信息。经查,该公司员工为联系客户增加业绩,向同行获取了一些新购楼房业主个人信息,这一行为被视为“行业惯例”,被公司负责人“默许”。

网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六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对该装饰工程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网警提醒

个人信息不是“行业共享的蛋糕”,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任何以“惯例”为名的信息倒卖、共享行为,终将付出法律代价。

请装修从业者加强行业自律,警惕“沉睡中”的法律风险,严守法律底线;市民朋友提高警惕,共同筑牢信息安全的防线!

来源: “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柏云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