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更“丝滑” 多地提供“即买即退”服务 外国人来华购物更方便啦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03 08:33

近日,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文件出台后,一些城市增加了退税商店,提供更加便利的退税服务,积极促进外国人入境消费。

在位于上海前滩的一家商场内,一共有48家退税商店,店内提供“即买即退”服务,境外旅客购买退税商品后可以立即在店内领取退税现金。

意大利游客 费德里科:现在在商场就可以退,我认为这真的很方便。

上海浦东新区某商场退税员 张健:客户可以用我们给到的现金,再继续去购物,这样提升了消费体验,又促进了二次消费。

目前,上海已有近600家离境退税商店,其中有一半可以实现“即买即退”。今年“五一”假期,上海各商圈进一步优化退税、支付流程,便利的服务也带动中国特色商品的销售。

目前,我国正在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像成都锦江区就落地了四川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这里可以实现13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钱包在商场内直接使用,来自荷兰的游客杰利为妻子选购了1万多元的商品,办理退税时,不到5分钟,1500多元的税款就退到了他的账户。

荷兰游客 杰利:整个退税过程非常顺畅,这里的工作人员也非常专业。我很喜欢成都,在这里度过的时光也很快乐,我很快会再回来的。

老字号新国潮参与退税

广受外国游客青睐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不少老字号和国货潮品店都加入退税行列,让外国游客有更多中国好物可买,中国传统特色商品和国产智能产品成为不少境外旅客购物清单上的必购品。

在北京的前门大街上,一家卖扇子的店铺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来自葡萄牙的帕特丽夏正和爱人一起挑选商品,这些精致的手工扇都带有中国文化元素,让他们爱不释手。店里提供退税服务,满200元就能办理退税,相当于打了九折,帕特丽夏准备多买一些带回家。

葡萄牙游客 帕特丽夏:我很喜欢中国的文化,这些商品都很有特点,比如这把画有龙图案的扇子就很好看,退税也给我们提供了优惠,我想多挑选一些,送给家人和朋友。

这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商品深受外国人喜爱,来京购物的第一站,他们都会选择老字号和国货潮品店。自从国家优化了离境退税政策,将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大幅上调至2万元,北京多个退税商店销量普遍有所增加。

不仅传统国货受到外国人青睐,科技感满满的国产智能产品也让老外惊叹不已。今年“五一”假期,深圳一家商场的电子产品柜台前人头攒动,记者发现在众多消费者中,有不少外国人在选购。

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多地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今年一季度,

北京市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份数同比增长128%,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7亿元,同比翻一番。

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四川全省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04.78%,退税商店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0.91%,办理退税额同比增长211.64%。

我国入境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便利化模式不断推出

提升离境退税体验

除了购物退税越来越方便,国家还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对退税物品进行封装打码,为海关免拆封验核提供便利。目前,深圳在全国首推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从前端商店打包到海关后端查验实现闭环,进一步提升离境退税体验。

离境退税“一单一包”是指一张退税申请单对应一个商品密封包,在购物消费环节,商店使用标准密封袋打包,并与退税申请单一一对应;在口岸出境环节,海关查验密封袋完整性后,依规验放,可以提升验核效率。

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在深圳的三大核心商圈启动试点,目前,深圳备案离境退税商店超过400家,离境退税商品销售总额超1.7亿元,退税金额1643.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76倍和1.58倍。下一步,商务部门将推出更多优化措施,激发境外旅客消费活力。

深圳市商务局市场建设处副处长 周林:我们将优化离境退税商店的受理申报,采取按年度发布长期受理的工作方式,多批次发布商店名单。加快开展试点,争取我们所有的陆路口岸全部开通离境退税业务。

来源: 央视新闻  
编辑: 朱小乔   审核: 柏云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