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捂好钱袋子 你打赏的炫富主播可能是骗子
2025-04-22 19:08
在网络直播PK中,网络主播们拼才能、拼人气、拼流量,以此来获得粉丝“打赏”。这里本应是展示才艺与创意的地方,然而,有些主播却将直播PK异化成“骗赏”工具。
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在网络上刷到了这样一位网络主播,他家境富裕并且乐善好施,还口口声声宣称,直播只为回馈善良的人,只要给他打赏,他就为身陷困境的粉丝慷慨解囊。不过,当李女士给这名主播刷了直播礼物后,不仅没有获得他的帮助,反而还被拉黑了。
2024年2月,李女士刷到了一名叫作刘阿乐的网络主播,他说自己在成都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开直播就是为了跟直播间的家人们交交朋友、聊聊知心话。在直播中,主播随机接到了一位网友的连麦,这名网友自称生活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主播的帮助。
网络主播出手阔绰 直播中就给粉丝转账
李女士和许多网友一样,被这样一位乐于助人又出手阔绰的网络主播所吸引,停留在了直播间里。在接下来的直播中,主播又给一名自称躺在医院里急需用钱的粉丝转账了一万元。
只要在直播中申请跟主播连麦,说出自己遇到的困难,就能获得主播的帮助。这名网络主播接二连三地向几名网友“扶危济贫”,这让李女士对他多了几分信任与敬佩。
点进刘阿乐的个人主页,李女士发现,主播一共有1.1万名粉丝,视频展示区域显示“暂无内容”,此时,神秘多金的阿乐让李女士愈发好奇起来。
报案人 李女士:他说他帮助好多好多人,问我有什么困难,直播后私信我。
然而,就在这时,直播间里出现了一名不速之客,和刘阿乐起了争执。
两名网络主播一较高下 请求粉丝多多打赏
这名女主播突然闯进刘阿乐的直播间,双方因为蹭流量的事情发生激烈争吵,并约定打一场PK,比赛看谁收到网友打赏的直播礼物更多,谁就获胜。刘阿乐在直播中表示,自己并非要与对方主播一较高下,而是想为支持自己的家人们争一口气。
言语中,主播刘阿乐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好像只要在直播中刷了礼物,给他撑了场面,直播结束后他就会为刷礼物的人解决生活难题。看到宽厚善良的阿乐受了欺负,并且基于相信主播真的会回馈粉丝的心理,李女士立即充值,给阿乐送去了打赏。
在网络主播的言语刺激下,李女士陷入了为阿乐撑腰打赏的“无底洞”,开始不断地充值,不断地为阿乐送去了直播礼物。不过,由于刘阿乐收到的礼物没有对面的主播多,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PK。
两名网络主播话锋一转,又开启了第二场直播PK。一样的话术、一样的套路,李女士又为阿乐送去了许多直播礼物。
报案人 李女士:直播结束我就跟他私信,他就把我拉黑了。
送出8000多元礼物 意识到被骗报警
当发现被网络主播拉黑后,李女士终于冷静了下来,算了算,自己前前后后已经给他送去了价值8000多元的直播礼物。这时李女士突然醒悟,自己一定是被骗了,于是赶紧报案。
这名网络主播究竟是不是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是一名所谓的成功人士?给铁杆粉丝所谓的“回馈”又是几分真几分假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办案民警对刘阿乐的直播间展开了进一步调查。
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 方强:通过市局在全市警情的梳理、案件的串并后,发现了成都还有几家分局都有类似的案件。
而这些被害人无一例外,都没有收到主播所谓的任何回报或反馈。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 童炜:其实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是在暗示粉丝,如果刷礼物,下播后会得到高额的报酬。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 李雷熠:这些人作案成本是很低的,他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就可以开播了,大量的嫌疑人散落在全国各地。
同一类型诈骗直播 牵出背后MCN公司
经过梳理线索,警方发现有5000多人观看同类直播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那么,网络上为什么会在同一时期出现不少同一类型的诈骗直播?公安机关发现,虽然这些涉案主播散布在各地,但是他们都和成都一家MCN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 方强:网络都是实名登记,但是用户看的都是网络名称,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来侦查,并结合他的网络视频来甄别,最终确定到底是谁在做这个事情。
梳理资金 发现部分打赏收入流入同一账户
警方围绕这些直播账号的使用人展开了调查,虽然有些账号的实名认证和实际使用人无法一一对应,但是通过对涉案视频账号中的资金进行梳理,民警发现这些直播打赏的收入,都有一部分流入了同一个对公账户内。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很多人其实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是看热闹的心态意味着直播间人数会增加。直播间人数一旦增加了,就真的会有人在直播间里刷礼物、刷钱。不要相信直播间里一些网红的承诺,这只是一个话术,如果他真的像他炫耀的那样,怎么可能要求你在互联网上打赏,正常情况下这是很难出现的,所以我觉得作为普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总台央视记者 张李彬 李佳 刘强)
原标题:法治在线丨擦亮眼睛捂好钱袋子 你打赏的炫富主播可能是骗子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