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期待文山会海再减减,多一些“实地干”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22 08:44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一度是不少基层干部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文山会海,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更消磨着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着力纠治文山会海问题。然而,仍有个别地方搞变通,反弹回潮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地方搞“套娃会议”,安全生产部署会里嵌套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会,再打包秸秆禁烧动员会,以会议时间的延长弥补会议数量的压减;有的单位砍掉七成纸质文件,却在微信工作群搞起“接龙汇报”……这样的做法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仍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思维惯性和工作作风,反映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必须紧盯不放、坚决纠治。

在改进作风的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要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如今,有的地方出台规章制度,既明确了发文、办会的量化标准,又作出“不得”“禁止”等一系列限制性规定。有的地方通过不定期开展监督调查、搭建智能化监督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构建事先审核把关、事后效果评估机制,督促相关部门从严控制发文、办会。只有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才能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纠治文山会海,要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会开了,文件传达了,事情就做完了。说到底,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因此,改作风必须往深里改、往实处干,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宗旨意识,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兴务实之风,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干担当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一次采访中,一位茶乡的驻村干部说:“以前每周三天在县城开会,现在每月集中开一次调度会,省下来的时间帮茶农跑销路,多卖不少茶叶。”朴素的话语、喜人的变化,传递出一个道理: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是在田间地头“深耕”出来的。少一些“纸上谈”,多一些“实地干”,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就会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肖福燕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