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驴友被困沁龙峡,现场有人坠崖,救援队通宵营救:他们都是大学生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8 12:36

4月16日晚,十余名驴友在河南济源沁龙峡徒步游玩时,在夜间迷路受困,其中一人坠崖受伤无法行动。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21名队员,在夜间紧急进山救援,从当晚7时许进山,到次日凌晨3时许成功将全体受困人员带到山下,再到凌晨5时整理好救援装备返回,救援过程几乎持续一整个夜晚。4月18日,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关永科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此次救援,共营救了11名驴友,都是大学生,他们之间一部分相互认识,另一部分是网上的约伴。

▲救援队找到坠崖伤者。受访者供图

“16号晚上7点过接到的报警。”4月18日,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关永科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当时获得的消息是十余名驴友被困沁龙峡,其中一人坠崖受伤无法行动,另外有3名走在前面的驴友迷路,“但因为事发地信号不太好,了解到的信息比较少。”

通过研判之后,因为救援队出发地距离事发地约有七八十公里,山路绕行用时会比较长,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决定从水路出发,分成两组人员进山搜救,一组为水路突击组,乘船前往猴桥区域,另一组为陆地搜救组,在靠近猴桥区域下船徒步前往搜寻迷路的3名驴友。“下船上山之后,走到快到猴桥的时候,碰到当地一位熟悉地形的老乡,在老乡的帮助下,我们在猴桥发现了3名迷路的人员。”关永科告诉记者,在3名迷路人员的口中,救援队了解到了其他受困人员所处地点等更多信息,并了解到其中1人坠崖,坠落的地方到下一处平台大约15米左右,还有1人因为尝试营救坠崖人员而被困半崖,上不来也下不去。

▲救援队将坠崖伤者固定在担架上。受访者供图

16日晚9时许,救援队到达坠崖驴友所在位置,一部分先对坠崖人员进行伤情评估,担架固定,搭建绳索系统,一部分将另外那名被困半崖的驴友救下。

“当时她侧躺在崖下面的一个小斜坡平台上,意识清醒,右脚踝受伤,身上有擦伤,受伤较重的部位是尾椎。”在当夜的救援中,济源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突击队长齐长奇带领队员最先到达坠崖驴友所在的地方。齐长奇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坠崖伤者是位女性,当时感觉她的尾椎受伤比较重,因为每次移动,她都在喊痛。随后,救援队将伤者转移至担架并固定,利用绳索系统将她转移至距离大约100米左右的崖底部。

“她不是直接掉下崖的,是滚下来的。”据齐长奇介绍,事发地的崖,并不是一个整体的直崖,而是阶梯式的崖,一段斜坡一段崖。坠崖区域,灌木和乱石比较多,崖中间还有个斜坡,坠崖伤者是翻滚着下来的。“他们都还是大学的学生,没有徒步经验,也没有带照明设备,白天在山里玩了一天,晚上就迷路了。”

▲救援过程困难重重。受访者供图

在经过困难重重的营救过程之后,次日凌晨3时许,救援队成功将全体受困人员安全带到山下,女性坠崖伤者由等候在山下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次日凌晨5时,在整理好救援装备之后,救援队结束营救安全返回。

据关永科透露,当夜救援队营救的受困驴友,共有11人,都是大学生,除了那位坠崖人员外,其他人员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又累又渴又饿,“这些人中,一部分是相互认识的,一部分是网上的约伴。”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来源: 新重庆-上游新闻  
编辑: 唐文培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