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黑眼珠大小不一,竟是先天性青光眼“作祟”
2025-04-17 14:25
5岁女童洋洋(化名)活泼爱笑,但她左眼的黑眼珠比右眼的大了一圈,家长原以为这是“天生特征”,直到孩子视力持续下降、畏光、摔伤就医,才惊觉异常背后竟暗藏致盲危机。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专家确诊洋洋为左眼先天性青光眼,并实施手术控制病情。4月17日,专家提醒:婴幼儿出现黑眼珠变大、畏光流泪等症状,需警惕先天性青光眼,早诊早治是挽救视力的关键。
“孩子出生时左眼黑眼珠就比右眼大,我们以为是天生的。”洋洋妈妈回忆,家人从未将“大小眼”与疾病联系起来。直到半年前幼儿园体检时,老师发现洋洋左眼视力较右眼差很多,还伴有散光,建议家长带洋洋就医。然而,家长因工作繁忙未及时带孩子检查,直到一个月前,洋洋玩耍时不慎摔伤,被送往当地医院后查出左眼眼压竟高达30毫米汞柱(正常儿童眼压为10-21毫米汞柱),家长赶紧带着洋洋来到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经该院青光眼专科吴作红主任经详细检查发现,洋洋左眼角膜直径较右眼大2毫米,角膜水肿混浊,眼底视神经已出现萎缩,最终确诊为左眼先天性青光眼。吴作红解释,患儿角膜直径增大、黑眼珠“显大”,正是因高眼压导致眼球壁扩张所致。若不及时干预,视神经会持续受损,最终致盲。
针对洋洋的病情,吴作红主任团队决定为其施行Schlemm管扩张术。该手术通过微导管扩张眼球内自然排水通道,重建房水循环,从而安全降低眼压。术后,洋洋左眼眼压稳定在15毫米汞柱,角膜逐渐恢复透明。吴作红主任表示,先天性青光眼患儿越早治疗,视功能保留机会越大。
“青光眼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吴作红主任介绍,洋洋患的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由于胚胎时期眼部结构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通道受阻,眼压升高,进而损伤视神经的眼科疾病,是名副其实的儿童视力“杀手”。
“然而,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往往隐匿,不易被家长察觉。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患儿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吴作红主任建议,若发现子女的黑眼球比其他同龄孩子明显增大或发雾、异常怕光流泪,或出生时伴有其他先天异常等其他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对于已表达不适的儿童,如果有视物不清,诊断为屈光不正但视力矫正不佳者,除考虑弱视外,应注意检查视网膜和眼压并排除本病。对于近视儿童,近视度数加深速度异常者,也应注意检查眼底、眼压、视野,以尽早发现早期先天性青光眼。
通讯员 彭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