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尘天气基本结束 气象专家连称“罕见”
2025-04-16 17:40
从4月11日夜间开始,沙尘天气随着强冷空气开始进入四川盆地,12日早上开始影响重庆长江沿线以北地区,比如潼南、合川、渝北、铜梁、大足等渝西北地区以及万州、开州、云阳等渝东北地区,而后推移至中心城区。
4月16日,重庆市气象台副首席气象员夏蘩介绍,受到风速变强、气温升高等因素的影响,沙尘的扩散条件得到改善,重庆市的沙尘天气已经基本结束。
3月26日夜间至28日,重庆出现过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时隔不久,为啥再次出现沙尘天气?这些沙尘从何而来?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次的沙尘天气。
一
沙尘从哪里来?
中央气象台13日6时发布的沙尘暴蓝色预警显示,受地面大风和沙尘传输影响,预计13日8时至14日8时,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东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和南部、山西西部、河北西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贵州中部、湖北中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和西南部、广西东部、海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邓承之解释:“由于重庆本地以及周边的地表基本不具备起沙条件,因此本次沙尘天气,主要是以北方输入的浮尘天气为主,但这种天气对重庆而言还是非常少见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说,这次沙尘天气影响到这么偏南的地方还是比较少见的。上一次沙尘如此远距离传输,还要追溯到2010年3月,最远抵达了我国的福建和台湾。
为何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这么大?饶晓琴分析,造成本次大范围沙尘天气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极端大风导致的沙尘天气强度大,达到强沙尘暴等级,在上游沙源区的起沙量非常可观。
其次,沙尘传输高度高。在高空强风作用下,沙尘气团移动速度快,沿偏北路径长驱直入,传输到西南、江南、华南等地。
三是南方地区的降水结束时间早。沙尘天气基本是追着雨跑的,降水刚结束沙尘就来了,缺少降水的清除沉降作用,导致沙尘传输过程中沉降少,一路向南抵达了海南北部。
二
3月26日夜间至28日,重庆出现过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时隔不久,为啥再次出现沙尘天气?
重庆本地以及周边的地表基本不具备起沙条件,但是,由于春季冷空气活跃,北方强冷空气在南下的过程中,强风可能会将北方的沙源带到南方,从而出现沙尘天气,但这种天气在重庆来说还是非常少见的。
三
此次重庆沙尘天气影响大吗?
沙尘≠沙尘暴。在气象学上,按照影响由轻到重,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只有沙尘天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称为沙尘暴。
重庆的此次沙尘天气就是属于扬沙或浮尘天气,属于沙尘天气中比较轻度的。
四
遇到沙尘天气应该如何防范?
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患。沙尘颗粒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都是敏感人群。
沙尘天气时,敏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的,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活动时间等健康防护措施。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需尽快就医。
职业需要必须室外活动的人群需注意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
若在室内,则需及时关闭好门窗,采用湿墩布拖地等湿式清理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清洁干净,避免室内尘土的再悬浮。还可使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适宜,有条件的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
如确需外出,应佩戴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损伤。还可佩戴防风的眼镜和帽子、纱巾等防尘用具,避免风沙对眼睛、皮肤、头发、耳朵等造成损伤。
同时,外出回来应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有条件的应该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另外,沙尘天气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
资料来源 重庆天气 新华社 重庆日报 @中国天气 上游新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