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为李煜王之涣立假碑?凭吊尚可,游学荒唐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4 17:30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洛阳邙山陵墓群是我国最大的古墓群,众多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安息在此。据紫牛新闻报道,近年来,有人私自在邙山为李煜、王之涣、孟郊、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立起墓碑。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这些“名人墓地”成了网红打卡点,出现“李煜王之涣粉丝休息处”等设施,甚至有人组织游学团前来。

南唐后主李煜、边塞诗人王之涣等人,在中国的诗词历史中举足轻重,他们的诗文与人生,值得后世追寻。据报道,李煜、王之涣等人有相关传说或文献表明葬于邙山之上,但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多名历史文化爱好者,为了“让这些几近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古迹重见天日,让一行行诗能找到一个载体,让文化重新鲜活”,花费多年时间考证筹款,立下墓碑。 但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现行法规,确定墓葬形式及墓葬主人有严谨的认定程序,对“帝陵”的调查及认定更是需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才能进行。针对李煜墓,当地文旅部门就多次澄清,“没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缺乏直接物证,暂不宜认定。”可有多少打卡人知道,成了网红打卡点的“名人墓地”竟是私自设立?

“他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文化符号”,现在却没有地方可以凭吊他们,这是一大遗憾。民间立碑时也许秉持着一颗纯粹之心,但墓碑落地后很可能变成一些人招摇撞骗、借机敛财的工具。假墓碑变成网红打卡点,组织游学团前来参观假墓碑的人,有多少会和观众讲清墓碑是私人所建?恐怕更多人是拿假墓碑当真墓碑忽悠游客,拿李煜等古人的名头当成牟利的噱头。

为了凭吊历史文化名人立假碑尚可理解,但组织游学借机牟利确实荒唐。(记者 张悦)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 贺子桓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