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如何判定?新规填补制度空白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10 07:37

生态环境部日前会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的工作流程、标准依据及有关部署,实现了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闭环”管理,填补了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一个较为长期的制度空白。

《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明确了生态破坏的具体指标和标准、界定事件的影响范围以及考虑事件的持续性和潜在危害等。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张玉军:原来我们主要都是定性地来表述,包括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重大的破坏,但是缺少量化的标准。有了判定规程之后,就有了量化的判定标准。有一把明确的尺子衡量,应该会起到震慑作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发生的若干起生态破坏事件,由于缺少判定标准,是重大还是特大,一直没有准确的表述。

以滇池长腰山生态破坏事件为例,该事件造成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影响了滇池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按照新出台的判定规程,该事件将被判定为重大生态破坏事件。而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破坏事件的情形将被判定为特别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张玉军:新的文件的发布将会有若干条,像具体的判定标准总共是10个类别,在这里边都有非常清楚的表述,到底是多少数量、多少比例、指数是多少等等,会有比较明确的依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了。比如破坏的面积比例,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其中的核心区,可能破坏比例相对来说达到1%,就有可能会被判定为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