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猴痘疫苗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招募18岁及以上受试者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08 22:50

中国首款猴痘疫苗临床研究开始招募受试者。

4月8日,“上海生物”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期,由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开展Ⅰ期临床试验。该研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通知书,现计划在郑州市范围内招募120名18岁及以上志愿者参加试验,其中健康人60人,男男性行为者和HIV感染者各30人。

招募条件中提及,要求入组当天体温<37.3℃、年龄≥18岁的人群,有天花疫苗接种史者需出生于1980年之前;男性及育龄女性6个月内无生育计划,并同意在接种试验用疫苗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前。

据此前报道,上述猴痘疫苗于2024年9月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是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

公开资料显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用品等方式传播,还可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在1-5天的前驱期内,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寒战、不适、头痛、背痛、喉咙痛、呼吸急促和淋巴结肿大。

猴痘的临床特征与天花相似,但症状较轻,死亡率较低(1%-10%),且存在淋巴结肿大。前驱期后,出现进行性斑丘疹,直径为0.2厘米-1厘米。病变始于口咽和躯体部位,并在手掌和脚底的累及下扩散到四肢。皮损在2-4周内从斑疹发展到丘疹、水疱、脓疱,然后结痂、脱屑并最终脱落。在某些情况下,病变会导致色素沉着的疤痕,且存在肺炎、脑炎、角膜炎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等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曾于2022年8月发布猴痘疫苗临时使用指南,推荐接种对象主要为猴痘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暴露于猴痘的高风险群体,包括:男男性行为者或有多个性伴侣的个人;有猴痘病毒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研究人员、进行猴痘诊断检测的实验室人员、疫情应对小组成员等。目前,我国尚无猴痘疫苗上市。

记者 陈斯斯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