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利差损风险、人工智能……上市险企年报热点透视
2025-04-03 21:05
多家上市保险公司近日发布了2024年年报。在业绩发布会上,多家公司围绕保险资金入市策略、利差损风险评估与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与展望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与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头部险企的发展路径与方向。
险资入市: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家A股上市险企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8.2%、108.9%、47.8%、64.9%、201.1%。利润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端的推动作用。
“保险资金的投资时间跨度长,连续性、稳定性强,与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天然匹配。”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说,近年来中国人寿的权益配置规模一直在增长,同时配合长期投资特点,强化投研能力,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投资稳定性。
今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了诸多务实举措。
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将保险资金入市的投资策略归纳为“做长、做宽、做深”三个要点——做长是要坚定支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做宽是进一步抓住市场新机会,投资品种丰富化、策略多元化,特别要关注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新经济特征的投资项目,捕捉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高质量投资机会;做深是增强投研能力。
“作为中长期耐心资本和机构投资者,中国平安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表示,中国平安保持对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注,同时将坚持穿越周期的稳健配置策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
利差损风险:做好资产负债管理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单合同平均预定利率时,会产生利差损。通俗来讲,如果保险公司卖出了很多高利率保单,但自己的投资收益又不能支撑这个高利率,就会出现亏损风险。近几年市场利率在往下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免受到影响。
新华保险总裁、首席财务官龚兴峰介绍,新华保险细化客户需求,对于保守稳健的客户,可提供对于利差的依赖较低的保障类产品;对于能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可提供浮动收益型产品,与公司共同分享投资收益。
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表示,2025年,人保寿险将借助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资负两端着手,优化产品业务结构、提高中长期投资收益水平、强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有效提升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能力。
人工智能:主动拥抱新技术
对于当下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多家上市险企展现出了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态度。
“人保集团在风控、销售、承保、理赔等主要场景持续构建智能应用体系,实现了保险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人保集团副总裁张金海说。
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表示,中国人寿2017年就开始引入深度学习技术,目前已构建了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提供14项AI基础能力,深度应用于200多个业务场景,基本上涵盖了公司的方方面面。
秦泓波介绍,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新华保险在人工智能方面积累了丰厚的基础。今年2月,新华保险接入DeepSeek两款模型,为公司内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平台。下一步准备在代理人赋能、客户体验提升、内勤办公等方面全面推进大模型落地。
“保险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优化核保和理赔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促进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张金海说,然而,保险行业数据关乎客户隐私与行业稳定,因此要高度关注并正确认识国产大模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记者张千千)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