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头检查到“扫码服务” 各地行政检查开始做“减法”
2025-04-03 12:50
记者日前从司法部了解到,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着力整治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如乱罚款、乱检查等,特别是在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检查方面,不少地方已经采取行动。
上午9时,在浙江台州路桥区,一支由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和消防三个部门组成的6人跨部门联合检查队伍,按照既定的行政检查计划,对辖区内的一家卫浴企业进行检查。很快就完成了对企业废气处理设施、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消防栓、灭火器和消防通道等检查内容。
台州市路桥区某企业负责人 吕方:以前都是各部门轮番来检查,企业应检的压力会很大,现在都是几个部门综合查一次,几个部门联合执法。
今年2月,浙江省公布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其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统筹实施“综合查一次”,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入企频次。
而在浙江台州,行业主管部门在联合检查的基础上还探索对企业进行定级评价和差异化检查,对信用好低风险企业少查免查,对信用差高风险企业进行精准检查。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主任 周斌:根据信用状况、行业特点等将企业分成低风险、一般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个等级进行动态管理。
在浙江台州路桥区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的大屏上,记者看到,区内涉企检查情况一目了然。指挥中心依托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实现了涉企检查任务的统一管理和全程监督。
台州市路桥区行政执法协同指挥中心工作人员 虞潇沨:系统会根据检查对象、检查方式、检查频次的重合度,进行智能的统筹归并,生成一个总的一季度行政检查计划。我们在计划中对检查对象进行了抽取,通过执法监管平台落实跨部门的综合检查。
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
提升检查质效
为了回应企业对于行政检查应该进一步提高检查效能、降低检查频次的期盼,上海市今年相继出台了各项实施办法,对涉企行政检查痛点难点问题提出21条措施,践行“无事不扰”理念,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一大早,上海市黄浦区的这家餐饮企业,迎来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局的联合检查,两个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分别对这家企业的食品卫生和消防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据执法人员介绍,之所以选择早晨来检查,就是为了避开企业经营活动的高峰时间,尽量减少对企业影响。
在现场,记者看到,检查对象可以通过“检查码”,在“随申办”移动端查看此次行政检查情况提示并对行政检查情况进行评价。
上海市某企业副总裁 邱艳:他们也会给我们写一个整改的单子,我们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整改,好了以后再上传。
去年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广“检查码”。今年年初,“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避免重复查、多头查、随意查。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 于晓琼:你要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你要通过我们的执法办案系统申领“检查码”,“检查码”经过推送后,可以让企业及时了解什么人员,什么时候要到我这边来开展什么样的检查。
目前,上海市已经有23个执法条线开始应用“检查码”。在上海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上,每天全市赋码的涉企检查,全部实时汇集,检查主体、被检查对象、检查原因一目了然。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 于晓琼:我们要求检查必亮码的,只有紧急突发状态下,我们是允许他先检查后补程序的。
总台央视记者 李可婧 杨松涛 周鑫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