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33年的塑料袋里装着什么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评论员 王瑞琳

2025-04-03 07:11

“天呐,您这个袋子真的太有年代感了”,面对阙太纯的化妆品包,记者发出惊叹。阙太纯,是重庆梁平的一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992年起,一只普通塑料袋就成了他的化妆品包。33年来,这只塑料袋见证了阙太纯的无数次登台演出。

“一直舍不得丢”,面对镜头,阙太纯有些不好意思。4岁学戏、14岁进戏团、75岁仍坚守戏台,阙太纯所舍不得的,是一只用惯了的塑料袋,更是在唱念做打间传承下来的全国稀有剧种——梁山灯戏。

舞台上的阙太纯,是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生活中的他,则是个朴素至极的普通老头。塑料袋已泛黄、脆化,提手也断了一只。儿子看不下去,给父亲买了背包,阙太纯却说,“我都不讲究这些”。

他不讲究用什么袋子,只在乎袋子里的油彩,能不能为演出添彩。童年的阙太纯,凌晨5点跟着父亲到河边开嗓练身段,做得不好要受罚。严师出高徒,十年功又十年功,阙太纯成功塑造上百个不同风格的艺术形象,牵头拯救50多个老剧目,新创30多个剧目,义演5000余场……塑料袋一年年破损,塑料袋的主人却从来没变。

青春不再,热血依旧。他说,只要看到台下的人,“再疲惫也能一下子精神抖擞”;他说,比起个人荣誉,“更在意的是梁山灯戏的传承与振兴”;他说,舞台就是人生,是“自己一生的‘命’”……阙太纯的塑料袋里,装的是最坚定的志向,是沉甸甸的责任,是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和热爱。

塑料袋旧了,心还滚烫着。有网友留言,“那不起眼的塑料袋,竟成为他一生梦想的见证”。也许,这只塑料袋里也装着一点给你我的启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忙着追逐新鲜的我们频频更换行囊,却丢失了内心的坚守。你我虽走不同的路,但都需要找一只自己的塑料袋,始终盛好自己的热爱,把时间和激情一起装进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阙太纯为梁山灯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担纲主演的作品曾获全国“群星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等。此前,他曾获评“重庆好人”。现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重庆建议人员名单已经公布,阙太纯的名字也在其中。

城市,把尊重与认可,郑重地放进了阙太纯的塑料袋。从明代正德年间就响起的梁山灯戏,还在巴山渝水间悠扬地传唱着。“既然选择了唱戏,就要把这出戏一直唱下去”,塑料袋里的油彩依然鲜艳夺目,下一出好戏才刚刚开始。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