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发烧,俄罗斯发现新病毒?官方回应
2025-04-01 20:21
据俄新社当地时间3月30日报道,俄罗斯疑似出现了一种未知病毒,患者感染症状包括咳嗽带血和高温达39度。
据报道,俄新社引用Telegram频道Shot的消息报道称,感染者最初会感到轻微不适,但几天后症状急剧恶化。体温升高至39度,且无法起床。
一名患者表示,即使在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咳嗽症状依然存在,而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的检测仍然是阴性。
目前,医生尚未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病毒类型。医学专家正在研究新感染病例,试图找出未知病毒的来源及治疗方法。
当地时间3月31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新闻处就最新监测情况进行官方回应,称俄罗斯境内尚未发现新病毒或发生重大变异的病毒。该局还称,未知病毒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传染病首席自由专家弗拉基米尔·丘拉诺夫教授表示,此前在媒体上流传的信息显示,患者症状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例如支气管炎或肺炎,这些疾病可能是由流行病暴发期间大量病原体传播引起的;而痰中带血丝通常是剧烈咳嗽的结果。
俄罗斯联邦卫生部还称,目前俄罗斯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流感、新冠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稳定,发病率有所下降。
支原体感染是秋冬季常见且高发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引起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人群对支原体普遍易感,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好发。
专家表示,支原体病毒一般隔几年会发生一次流行。急性感染支原体后,可出现长时间的无症状携带状态,可能在支原体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但支原体感染后最常引起的还是呼吸系统轻度感染,并不总是会引发肺炎。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可引起肺炎(即“支原体肺炎”),表现为持续的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
Q1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专家介绍说,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临床上常归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能够独立生存的最小致病微生物,有细胞膜,无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抗MP感染均无效。
Q2
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
专家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症状轻重不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症状重(多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体征轻,胸片或肺CT提示病变明显。
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性高热患儿往往预示着病情严重;有些孩子咳嗽剧烈,可类似于百日咳样咳嗽;部分婴幼儿可表现为喘息;部分患儿可伴有头痛、咽痛、耳痛、肌肉酸痛等。肺部听诊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减低和肺部干湿性啰音。
还可表现为肺内和(或)肺外并发症,可出现塑形性支气管炎、中等-大量胸腔积液、大面积肺实变和坏死、肺栓塞等,患儿可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甚至有呼吸衰竭表现;肺栓塞患儿可有胸痛、咯血表现。而肺外并发症可出现肺外其他相关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常见有皮疹、肝损害等。
近年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在恢复期易实变迁延或留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影响远期预后。因此,家长和医生对于难治和(或)重症类型的及时识别和规范治疗,有助于SMPP有效诊治,可减少肺炎不良预后的发生。
以下指标提示有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的风险,如患儿出现相关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
(1) 治疗后72h持续高热不退;
(2) 存在感染中毒症状;
(3) 病情和影像学进展迅速,多肺叶浸润;
(4) 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丙谷转氨酶(ALT)明显升高,出现的时间越早,病情越重;
(5) 治疗后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难以缓解或进展;
(6) 存在基础疾病,包括哮喘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疾病;
(7)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延迟。
Q3
肺炎支原体肺炎该如何治疗?
鉴于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应根据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更是至关重要,可减少后遗症发生。
1、一般和对症治疗
轻症一般不需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正确服用退热药,干咳明显影响休息者,可遵医嘱应用镇咳药物;祛痰药物包括口服和雾化药物,也可辅助机械排痰、叩击排痰等物理治疗。
2、抗感染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儿童常用的有阿奇霉素、红霉素,8岁以上儿童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口服。对于高度怀疑或明确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细菌感染,可联合应用青霉素类或第2、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
3、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过强免疫炎症反应,适用于重症或危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常用有甲泼尼龙等。
4、预防性抗凝治疗
MPP可导致全身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D-二聚体明显升高的重症患者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
5、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适用于疑有粘液栓堵塞和塑形性支气管炎的重症患儿应尽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
Q4
孩子得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哪些治疗药物可以选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副主任药师季兴介绍说,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肺炎支原体是其致病病原体。因为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所以大家熟悉的头孢、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都对其无效。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临床一线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药师提醒:目前正值季节转换交替之际,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开始进入流行传播季节,一旦家里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喘息等症状,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盲目服用药物,以免延误治疗。
Q5
为什么阿奇霉素可以吃三天停四天,而红霉素要连续用药?一般需要用药多长时间?
季兴介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虽然同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但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的半衰期更长,并且在人体肺组织中的浓度高,对支原体有持续的抑制作用。每天只需服用一次,连续三天用药后停药四天仍可维持有效的治疗浓度,一般需用药2—3个疗程。而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其他类型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则需要每天多次用药,才可维持有效的治疗效果,红霉素一般疗程为10—14天。
药师提醒: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应根据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擅自增减剂量。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Q6
阿奇霉素治疗效果不佳,是否还有其他药物可以选择?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药物除了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还有新型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可以作为替代治疗选择。
但对于儿童群体来说,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儿童的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故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均不可用于18岁以下儿童。家长请勿自行给儿童患者服用其他替代药物。
药师提醒:对于目前网络上讨论较多的“阿奇霉素耐药”情况,临床医师针对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会权衡利弊后谨慎评估是否需要换用其他药物。而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等主要适用于成人患者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但儿童不宜作为首选,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原标题:突发!一地发现新病毒,症状咳嗽带血,高烧39度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