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飙到400℃,会发生爆炸,“这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请自查!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28 21:38

近期,多家航空公司对充电宝(移动电源)上飞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比如禁止在航班上使用充电宝,或者禁止在航班上给充电宝充电。

3月27日,杭州市萧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做了一场关于充电宝起火的实验,防火专家还对充电宝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做了解释。

▲充电宝短路冒烟 萧山消防供图

15秒飙到400℃

充电宝充放电过程中最易起火

充电宝(移动电源)起火的本质为充电宝内部的锂电池出现热失控等情况,和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起火类似。

“常见的充电宝起火原因就是内部线路故障,导致出现短路,引起火灾。”

实验中,消防员用工具将一个充电宝的正负极进行短接,营造出短路的情况。

大约15秒,充电宝开始大量冒烟,温度已超过了400℃。“如果周边有纸张、衣物等可燃物存在,就会引发火灾。”消防员说。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基本分为两种电池类型,一种为锂电池聚合物电池,另一种为18650锂电池。“两种都是锂电池,只是电池类型不同,18650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大,它的充放电速度会更快,续航也更长,但一旦爆燃起火,威力也更大。”消防员告诉记者,锂电池内部的锂离子,是非常活跃的,尤其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一旦出现电路问题、外壳破损等情况很容易造成起火,甚至爆炸:“日常生活中充电宝的充电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造成内部电芯的损坏引起火灾。”

▲锂电池被挤压破坏时冒烟。记者 谢春晖 摄

电芯炸飞10米远!

挤压、高温

都可能造成充电宝起火

“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乘坐飞机时不能放入托运行李中,是因为在重物挤压的情况下,充电宝很容易起火。”消防员说。

随后,消防员对充电宝的锂电池聚合物和18650锂电池进行了极端的破坏性实验。在电池被破坏瞬间,两种类型的电芯均开始冒烟,冒烟过程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18650锂电池在冒烟后的5分钟,发生了爆炸,电芯外壳被炸飞10米远,“这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

▲电芯为锂电池聚合物材料的锂电池。记者 谢春晖 摄

当天还做了一个充电宝的高温实验。

消防员将充电宝放入一个高温环境中,很快电池就出现了鼓包和起火的情况。“随着气温转暖,很多市民会有将充电宝放在车内的习惯,一旦太阳直射气温升高,充电宝起火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消防员表示,国内就有发生过充电宝暴晒后起火导致的车辆火灾。

▲记者 谢春晖 摄

充电宝有这些变化

千万别再用了

尽管在消防实验中,充电宝分分钟变成不稳定的“炸弹”,但正规厂商生产的充电宝总体是相对安全的。

消防员提醒,充电宝除了不能过度充放电、不能挤压和暴露在异常高温环境下之外,日常最好不要贴身用。“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旦贴身用发生起火时,可能会造成严重受伤。另一方面,人体的汗液可能造成电极片的腐蚀,汗液中存在盐分,一旦汗液与电极片长时间接触就会发生化学腐蚀,从而引发电路故障导致起火。”

锂电池起火的扑救目前还是一个技术难题,特定处置锂电池起火的灭火剂还未大面积普及。

因此,一旦充电宝出现冒烟的情况,就要立即停止使用,最好的处置方式是将充电宝用水浸没。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何欢

来源: 潮新闻  
编辑: 代修凤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

站长统计